大家好,如果您還對dubbo序列化不太了解,沒有關系,今天就由本站為大家分享dubbo序列化的知識,包括dubbo的實現原理的問題都會給大家分析到,還望可以解決大家的問題,下面我們就開始吧!
grpc和dubbo的區別
gRPC和Dubbo都是用于構建分布式應用程序的框架,它們的主要區別如下:
1.語言支持:gRPC支持多種語言(如C++,Java,Python,Go等),而Dubbo主要支持Java。
2.通信協議:gRPC使用HTTP/2作為通信協議,而Dubbo使用自定義的Dubbo協議。HTTP/2相對于Dubbo協議來說更加通用和標準化,但Dubbo協議在性能方面可能更加優秀。
3.序列化方式:gRPC使用ProtocolBuffers作為默認的序列化方式,而Dubbo使用Hessian、Kryo等序列化方式。
4.服務治理:Dubbo提供了比gRPC更加完善的服務治理功能,包括服務注冊、發現、路由等。
綜上所述,兩者的選擇取決于具體的應用場景和需求。如果需要跨多種語言進行分布式服務調用,gRPC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如果需要更加完善的服務治理功能,則Dubbo可能更適合。
hessian與dubbo協議的區別
區別:
dubbo默認協議:
單一TCP長連接,Hessian二進制序列化和NIO異步通訊
適合于小數據包大并發的服務調用和服務消費者數遠大于服務提供者數的情況
不適合傳送大數據包的服務
hessian協議:
底層Http通訊,Servlet暴露服務,Dubbo缺省內嵌Jetty作為服務器實現
可與原生Hessian服務互操作
通訊效率高于WebService和Java自帶的序列化
參數及返回值需實現Serializable接口,自定義實現List、Map、Number、Date、Calendar等接口
適用于傳輸數據包較大,提供者比消費者個數多,提供者壓力較大。
Dubbo框架的開發流程是怎么樣的
Dubbo架構介紹
Dubbo經常會和SpringCloud微服務架構作比較,但實際上兩者側重的領域是有很大不同的。Dubbo側重于服務治理即服務的注冊更新、管理服務的生命周期、定制服務的遵從規則,確保服務一致性、服務監控等、服務的調用等。而SpringCloud則側重于整個微服務生態,除了服務治理以外對服務網關、分布式配置、服務跟蹤、消息總線、數據流、批量任務等都有很好的技術規范實現。可以看出來Dubbo可以作為SpringCloud生態的一部分和SpringCloud整合在一起提供服務治理方面的支持。雖然功能沒有SpringCloud整個生態完善,但是就服務治理來講,Dubbo有著諸多優勢:
1.支持更多協議,如:rmi、hessian、http、webservice等。
2.效率更高,因為訪問方式的不同Dubbo能有更好的表現。
3.服務治理提供粒度更小的管理。
Dubbo核心功能:
1.遠程通訊,提供對多種基于長連接的NIO框架抽象封裝,包括多種線程模型,序列化,以及“請求-響應”模式的信息交換方式。
2.集群容錯,提供基于接口方法的透明遠程過程調用,包括多協議支持,以及軟負載均衡,失敗容錯,地址路由,動態配置等集群支持。
3.自動發現,基于注冊中心目錄服務,使服務消費方能動態的查找服務提供方,使地址透明,使服務提供方可以平滑增加或減少機器。
Dubbo架構如下圖所示:
由上圖可知Dubbo的服務調用流程如下:
1.服務提供者將自己發布注冊到服務注冊中心暴露服務
2.服務消費者從服務注冊中心訂閱服務
3.服務消費者根據注冊中心獲取的服務進行進行遠程調用
Dubbo本地開發環境搭建
Duoobo服務注冊注冊中心的搭建,我們將使用Zookeeper作為實際注冊中心進行操作演練。
Dubbo項目的搭建
使用eclipse新建一個服務提供者的maven項目。這里新建一個項目名為:dubbo-provider用來提供根據用戶名來返回用戶信息的簡單實例:
1.首先將Dubbo和Zookeeper的依賴架包進行引入。
新建服務提供接口和具體實現類,在eclipse下創建名為:dubbo-provider的maven項目。
1.創建用戶信息查詢服務接口QueryUserInfoService提供一個根據用戶名返回用戶信息的接口getUserInfo(Stringname)。
2.創建具體的實現類QueryUserInfoServiceImpl,實現根據用戶名返回一個用戶信息的字符串。
3.在resources文件夾下創建applicationProvider.xml配置服務類的相關信息,用來注冊和暴露服務。
4.創建服務注冊類:ServerMain讀取配置文件,注冊配置文件中的服務,配置完成后啟動該類即可完成服務的注冊。
配置監控中心。如果我們需要對自己的服務進行監控和查看需要安裝Monitor服務。1.在Github上下載dubbo-admin項目后修改目錄下的dubbo.properties文件:
1)配置zk地址:
dubbo.registry.address=zookeeper://127.0.0.1:2181
2)配置登錄用戶root密碼:
dubbo.admin.root.password=roo
2.構建項目,在dubbo-admin目錄下
使用maven命令打包:mvncleanpackage
3.運行dubbo-admin項目可以用以下兩種方式:
1)mvn--projectsdubbo-admin-serverspring-boot:run
2)cddubbo-admin-distribution/targe;java-jardubbo-admin-0.1.jar
4.運行成功后即可通過默認的127.0.0.1:8080訪問監控后臺頁面
新建服務消費者項目實現對服務提供者進行服務消費,在eclipse下創建名為:dubbo-customer的maven項目。
1.引入或創建服務接口QueryUserInfoService類
2.在resources文件夾下創建applicationContext.xml配置注冊中心信息,用來獲取服務信息。
3.創建一個消費測試類QueryUserInfoService調用服務。
hessian和dubbo的區別
Hessian和Dubbo都是Java中流行的RPC(RemoteProcedureCall)遠程過程調用框架,它們的主要區別如下:
1.通訊協議:Hessian默認使用HTTP協議,而Dubbo則采用自己設計的二進制協議,該協議相比于HTTP協議具有更高的傳輸效率和更低的延遲,適合用于大規模服務間的通信。
2.服務注冊中心:Dubbo提供了服務注冊中心,該注冊中心可以支持多種協議、多種類型的服務注冊和發現,并提供了多種負載均衡和故障轉移策略,方便集中管理分布式服務;而在Hessian中需要手動將服務地址傳遞給調用方,沒有直接的服務注冊中心。
3.動態代理:Dubbo使用JDK動態代理技術實現服務調用,而Hessian則使用本地動態代理技術實現服務調用,兩者實現方式不同,但都能滿足大多數現代應用場景的需求。
4.性能:在多個性能測試中,Dubbo的性能通常優于Hessian。這主要是由于Dubbo采用了更為高效的二進制協議,并且提供了更加靈活的調用策略和更為完善的服務治理機制,能夠更好地支持大規模分布式服務的調用。
總的來說,Hessian是一款輕量級的遠程服務調用框架,適合用于小型中小型應用,而Dubbo則是更為強大和完善的分布式服務框架,適合用于大型分布式應用。選擇框架應該根據具體需求和項目規模綜合考慮。
END,本文到此結束,如果可以幫助到大家,還望關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