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來為大家分享西班牙vs德國前瞻:德國隊命懸一線的一些知識點,和西班牙對荷蘭世界杯的問題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話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決您的問題,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
拜占庭帝國為何不能恢復羅馬帝國的榮光
今天的土耳其首都伊斯坦布爾,曾經是歷史上著名的拜占庭帝國都城——君士坦丁堡所在。曾經在羅馬帝國分裂之后獨占半壁江山的拜占庭帝國,為什么不能重新恢復羅馬帝國的榮光呢?
?
圖/伊斯坦布爾
收復羅馬城
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的最后一位皇帝羅慕路斯(與羅馬創城者同名)被哥特人的軍事首領罷黜,光榮的羅馬徹底成為異族的領地。五十年后的公元527年,在愛琴海與黑海的峽灣中,雄才大略的查士丁尼成為東羅馬皇帝。曾經的帝國版圖已四分五裂,西羅馬原來的統治區,已被蠻族所瓜分。高盧被法蘭克人占領,北非和西班牙則分別被汪達爾人與西哥特人所占據,意大利則淪入東哥特人之手。
?
圖/分裂后的羅馬帝國
雄心勃勃的查士丁尼希望重振羅馬雄風,恢復舊疆。他在鎮壓了國內的尼卡起義后,將軍隊托付給了自己的心腹大將貝利撒留,先于公元553年戰勝波斯薩珊王朝,平定后方。隨后,拜占庭的軍隊開始了光復戰爭。查士丁尼與貝利撒留制定的戰略十分清晰,首先在突尼斯的迦太基城擊敗了汪達爾人,收復了羅馬在北非的舊疆,隨后便渡海攻入東哥特人占據的意大利半島。536年貝利撒留進軍羅馬,羅馬教皇和居民獻城投降。羅馬城在被蠻族占領60年后又由貝利撒留奪回。
?
圖/東羅馬帝國版圖變遷
猜忌與無奈
東羅馬帝國對羅馬城的收復象征著羅馬帝國的重新崛起,羅馬城的含義與中國的長安洛陽并無二致。而令人唏噓的是,收復羅馬城的貝利撒留同樣犯下了功高震主的“大錯”。被逼到波河以北的東哥特人提出愿意擁戴所向無敵的貝利撒留為王。為盡快結束戰爭,貝利撒留暫且以權宜之計口頭承認從而征服了哥特人,但無可奈何地引起了查士丁尼的猜忌,急忙命他回國。當這位忠心耿耿的常勝將軍帶著東哥特王和無數金銀珠寶凱旋而歸時,竟立即被解職。
?
圖/查士丁尼與貝利撒留(查士丁尼右側)
東羅馬在意大利的統治并沒有像他們所說那樣是為光復國家而戰,當地的羅馬人——他們的同胞同樣也成為了他們壓榨的對象。查士丁尼派“財政專使”亞歷山大到拉文納,專門負責新征服地區的稅收事務,擔任該官職的人以其所得的1/2作為自己的俸祿,因此搜刮甚為酷烈。這種將羅馬腹地當做異族區域的做法讓經歷戰亂本已殘破不堪的意大利雪上加霜。從而機器了激起各方不滿,大失人心,東羅馬帝國在當地的統治也被大大削弱。
查士丁尼去世以后,倫巴第人趁虛而入,將東羅馬勢力再次趕出羅馬城。自此之后,直至拜占庭滅亡,東羅馬人再也沒有到過羅馬城。
?
圖/倫巴第人入侵羅馬
東羅馬帝國曾經確實有著光復羅馬帝國本土的軍事實力,但是來自東方的這批羅馬人早就不把淪喪敵手的羅馬人當做自己的同胞看待,而是以蠻夷視之。這一做法注定讓羅馬的復興成為水中月、鏡中花。
參考文獻:1.項勇王宇勍著,108影響人類的重要戰爭,哈爾濱出版社,2004年
2.葛定華,拜占庭帝國,商務印書館,1982年
如何看待美國的發展比其他國家一帆風順
美國人的運氣確實好,而且不是一般的好。這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
1.對印第安人的“降維打擊”在大航海時代之前,南北美洲大陸是一個“與世隔絕”的地方。當然,這是在以美洲之外的視角,尤其是亞洲、歐洲、非洲的視角來看的。這三大洲的陸地板塊是連在一起的,因此也被稱為“世界島”。
由于“世界島”領土面積廣大,地球環境、氣候多樣,動植物種類,礦物能源也多。而且不同區域人類交流頻繁,都為早期人類文明的產生與演進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條件。
相比之下,美洲缺少足夠的可供馴化的動物和用于大規模耕作的植物。例如,美洲沒有豬、羊、雞、馬等家畜家禽,美洲野牛難以馴化,也沒有小麥、水稻、谷子等作物,僅有的玉米所能供養的人口也比較有限。
這就導致美洲人類始終停留在游牧漁獵的階段,無法進階到農業文明,中南美洲的印加帝國也只是原始社會版圖擴張而已。一直到大航海時代之后,全球動植物隨人類遷移,美洲印第安人的文明才加速進化,但是已經來不及了。
五月花號搭載英國清教徒抵達北美之初,獲得當地印第安人的幫助站穩腳根之后,隨即展開對印第安人的入侵和驅逐。
在約200年時間里,美國殖民者取得了原來屬于印第安人的大部分現有領土。如今美國的印第安人僅占全國總人口的1.2%左右。可笑的是,美國人的“感恩節”本來應該感恩印第安人,他們卻只感恩上帝賜予他們食物。
美國殖民者之所以如此順利,是因為他們相對于印第安人擁有基于高級文明階段的壓倒性優勢,是槍炮對棍棒石器的優勢,工業文明對原始社會的優勢,中間相隔了整個農業文明,可以說是一種“降維打擊”。
2.在一張“白紙”上進行理想化的制度設計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從農業社會到工業社會,政治制度層面的進化并不容易。法國農業社會的封建制度相對完善,但是從封建制度變成民主的過程,從1789年爆發法國大革命推翻君主專制政體到1958年建立第五共和國,新舊勢力的斗爭與妥協歷時近一百多年。
但是美國的殖民者沒有舊勢力的阻礙,可以從零開始設計美國的“三權分立”政治制度。當然,這種制度是歐洲工業文明的成果。美國直接以“拿來主義”去用,是不是很容易?
3.躲過兩次世界大戰美國1776年打敗宗主國英國而立國后150多年里,除了在當地針對土著印第安人的“降維打擊”,以及19世紀60年代為期4年的南北戰爭,基本沒有參與太多戰事。美國奉行“門羅主義”,對全球戰事保持中立,專門經營美洲,可以說是一種“韜光養晦”,一心一意謀發展。
再加上美洲與“世界島”有太平洋和大西洋相隔,沒有遭受兩次世界大戰的波及,反而大發“戰爭財”。直到二戰中后期,各個歐洲列強受到極大削弱,美國這支生力軍才進入戰場,收割戰爭成果。
4.美國自然條件優越美國礦產資源總探明儲量居世界首位。煤、石油、天然氣、鐵礦石、鉀鹽、磷酸鹽、硫磺等礦物儲量均居世界前列。美國是世界耕地面積最大的國家,僅隨其后的是印度。中國國土面積比兩國都大,但境內多山陵、荒漠、草原。
這些都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性條件,也可以說是限制性因素。
當然,凡事有利就有弊。福兮禍之所依,禍兮福之所伏。美國歷史太短,而且過于順利。這既是美國人的幸運,也說明美國人沒有經過多少大風大浪,歷史上沒有留下多少教訓,所以內政外交風格比較輕飄、傲慢、粗糙、野蠻。
無知者無畏,無畏者無懼。所以,美國的幸運也意味著美國制度與美國人的脆弱。當真正的巨大災難降臨的時候,很有可能會經受不起。
這次席卷全美的新冠肺炎疫情,以及正在如火如荼上演的暴力示威,就是美國正在面臨的兩個嚴峻考驗。
當然美國能夠長時間坐穩全球唯一超級大國的寶座,也是有自己的原因的。美國的歷史源自歐洲,是西方文明的一個分支。美國文化多樣,創新精神強,包容性大,吸引全球的人才,這些都是美國的巨大優勢。
所以,美國的強大,既有幸運的因素,也要歸功于美國人自己的原因。2020歐洲杯西班牙隊能進入三四名決賽嗎
1.新星力量的崛起
去年世界杯法國隊力壓克羅地亞摘得桂冠,不僅是實力的展現,更是板凳預備軍的深度長的展示,比如年輕的姆巴佩,格列茲曼,博格巴,卡特等超級前鋒中場都是無時無刻都在沖擊敵隊的后防力量,年輕軍團再磨練一年經驗更足更是實力的競爭者。再者,老牌強隊比利時(阿扎爾,盧卡庫),德國,意大利,荷蘭的領頭,還有冷酷的黑馬軍團如冰島和克羅地亞一樣的殺出都是攔路虎的存在。
2.西班牙缺少現象級領頭羊
球員基本都是頂級豪門效率,但也不是球隊頂梁柱的存在;回到西班牙卻有一國無君主局面,現在的局面不缺少能獨當一面的球星,但要挑出一個能扛起大旗前行的超級巨星還是缺少一點領袖氣質。可以說對內老大伊涅斯塔已經35歲,等明年36歲更加體力跟不上,都是一個未知數。基本每屆大賽能進最后的決賽,都是當家球星帶領球員一同前行。
3.分組競爭
俗話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如果運氣好能分到二三流球隊里,勢必對晉級之路更加的順風順水;如果分到球迷最愛的死亡之組,那命懸一線的概率大大增加。
晉級希望還是有的,只是晉級之路鋪滿荊棘,希望還是能再次舉杯!
今年西班牙人要降級了嗎
去年的黃色潛水艇比利亞雷亞爾就是西班牙人的翻版,歐聯打的風聲水起,聯賽差點降級。西班牙人的實力還沒有去年黃色潛水艇實力強,歐聯正賽主場都拿不下匈牙利的球隊,聯賽直接進入降級區。
眼下這套人馬就是保級隊的水準,縱觀全西甲留給西班牙人的弱隊幾乎沒有了,再加上走了兩員大將,更加雪上加霜的是用了個豬教練,一會兒442一會433人員來回變化,不確定的陣容加上本身就實力不濟的球員,這個賽季真是命懸一線啊!
2002世界杯西班牙vs德國比分
2002年世界杯德國沒有和西班牙交手。那一年世界杯在日本和韓國舉辦,西班牙在淘汰賽中遇到了東道主韓國,結果無奈出局,而德國隊則在半決賽擊敗了韓國隊,殺入決賽。
關于本次西班牙vs德國前瞻:德國隊命懸一線和西班牙對荷蘭世界杯的問題分享到這里就結束了,如果解決了您的問題,我們非常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