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

osi參考模型的基本概念 簡述osi七層模型

大家好,今天小編來為大家解答osi參考模型的基本概念這個問題,簡述osi七層模型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osi參考模型是什么

即OSI(OpenSystemInterconnect),即開放式系統互連。一般都叫OSI參考模型,是ISO組織在1985年研究的網絡互連模型。該體系結構標準定義了網絡互連的七層框架(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絡層、傳輸層、會話層、表示層和應用層),即OSI開放系統互連參考模型。

OSI參考模型是什么,分為哪幾個層次

OSI參考模型:

一、OSI(OpenSystemInterconnect)即開放式系統互聯。一般都叫OSI參考模型,是ISO(國際標準化組織)組織在1985年研究的網絡互聯模型。該體系結構標準定義了網絡互連的七層框架(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絡層、傳輸層、會話層、表示層和應用層),即ISO開放系統互連參考模型。在這一框架下進一步詳細規定了每一層的功能,以實現開放系統環境中的互連性、互操作性和應用的可移植性。

二、各層功能:

1、物理層:物理層是OSI參考模型的最低層,它利用傳輸介質為數據鏈路層提供物理連接。它主要關心的是通過物理鏈路從一個節點向另一個節點傳送比特流,物理鏈路可能是銅線、衛星、微波或其他的通訊媒介。物理層關心的是鏈路的機械、電氣、功能和規程特性。

2、數據鏈路層:數據鏈路層是為網絡層提供服務的,解決兩個相鄰結點之間的通信問題,傳送的協議數據單元稱為數據幀。數據幀中包含物理地址(又稱MAC地址)、控制碼、數據及校驗碼等信息。該層的主要作用是通過校驗、確認和反饋重發等手段,將不可靠的物理鏈路轉換成對網絡層來說無差錯的數據鏈路。數據鏈路層還要協調收發雙方的數據傳輸速率,即進行流量控制,以防止接收方因來不及處理發送方來的高速數據而導致緩沖器溢出及線路阻塞。

3、網絡層:網絡層是為傳輸層提供服務的,傳送的協議數據單元稱為數據包或分組。該層的主要作用是解決如何使數據包通過各結點傳送的問題,即通過路徑選擇算法(路由)將數據包送到目的地。為避免通信子網中出現過多的數據包而造成網絡阻塞,需要對流入的數據包數量進行控制(擁塞控制)。當數據包要跨越多個通信子網才能到達目的地時,還要解決網際互連的問題。

4、傳輸層:傳輸層的作用是為上層協議提供端到端的可靠和透明的數據傳輸服務,包括處理差錯控制和流量控制等問題。該層向高層屏蔽了下層數據通信的細節,使高層用戶看到的只是在兩個傳輸實體間的一條主機到主機的、可由用戶控制和設定的、可靠的數據通路。傳輸層傳送的協議數據單元稱為段或報文。

5、會話層:會話層主要功能是管理和協調不同主機上各種進程之間的通信(對話),即負責建立、管理和終止應用程序之間的會話。會話層得名的原因是它很類似于兩個實體間的會話概念。例如,一個交互的用戶會話以登錄到計算機開始,以注銷結束。

6、表示層:表示層處理流經結點的數據編碼的表示方式問題,以保證一個系統應用層發出的信息可被另一系統的應用層讀出。如果必要,該層可提供一種標準表示形式,用于將計算機內部的多種數據表示格式轉換成網絡通信中采用的標準表示形式。數據壓縮和加密也是表示層可提供的轉換功能之一。

7、應用層:應用層是OSI參考模型的最高層,是用戶與網絡的接口。該層通過應用程序來完成網絡用戶的應用需求,如文件傳輸、收發電子郵件等。

請簡述osi參考模型的主要內容

1.物理層:主要功能是直接在物理傳輸介質上發送和接收數據位,為數據鏈路層提供物理連接。

2.數據鏈路層:主要功能是負責信息從一個結點到另一人結點的物理傳輸,檢測在物理層上傳輸可能發生的錯誤并進行

糾錯,同時處理網絡拓撲結構和流量控制等問題。

3.網絡層:主要功能是負責數據從一個結點到另一個結點的傳輸,并根據地址(IP/IPX地址),為信息在網絡中傳輸是選擇

最佳路徑。

OSI參考模型的3個主要概念是

services(服務).interface(接口).protocol(協議)

osj參考模型定義

osj參考模型即開放式系統互聯。

osj參考模型是ISO(國際標準化組織)組織在1985年研究的網絡互聯模型。

該體系結構標準定義了網絡互連的七層框架(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絡層、傳輸層、會話層、表示層和應用層),即osj開放系統互連參考模型。

在這一框架下進一步詳細規定了每一層的功能,以實現開放系統環境中的互連性、互操作性和應用的可移植性。

好了,本文到此結束,如果可以幫助到大家,還望關注本站哦!

返回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