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感謝邀請,今天來為大家分享一下nginx反向代理內網穿透的問題,以及和nginx反向代理內網訪問外網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還不太明白的話,也沒有關系,因為接下來將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解決大家的問題,下面就開始吧!
一個域名如何實現訪問多個內網服務
同一個域名可以使用不同的二級域名來實現內網服務
比如有一個域名是abc.com
a.abc.com給服務一用
b.abc.com給服務二使用
也可以用同一個二級域名通過不同的uri來實現不同服務
abc.com/a指向服務一
abc.com/b指向服務二
使用nginx也可以使用反向代理代理內網的不同服務
IIS、Apache、Tomcat、Nginx、CDN,它們之間有何區別
一個學習的總結,或者說是匯總,有些鏈接給出的觀點過時,已按照自己的理解經過修改編輯;
web服務器
Web服務器的基本功能就是提供Web信息瀏覽服務,響應客戶端的瀏覽器請求。因為Web服務器主要支持的協議就是HTTP,所以通常情況下HTTP服務器和WEB服務器是相等的。待考:支持除HTTP之外的協議的web服務器?
不支持事務處理或數據庫連接池,但它可以配置各種策略來實現容錯性和可擴展性,例如負載平衡,緩沖,集群。
IIS、Apache、Tomcat都可以屬于Web服務器。
IIS是微軟開發的web服務器,需要收費,主要用來跑asp.netaspphp,只能在windows下運行。
Apache與Tomcat都是Apache開源組織開發的用于處理HTTP服務的項目,兩者都是免費的,都可以做為獨立的Web服務器運行。Apache是Web服務器而Tomcat是Java應用服務器。Apache服務器只處理靜態HTML,而tomcat服務器靜態HTML動態JSPServlet都能處理。
一般是把Apache服務器與tomcat服務器搭配在一起用:
1)Apache服務器負責處理所有靜態的頁面/圖片等信息。
2)Tomcat只處理動態的部分。
Apache:是C語言實現的,專門用來提供HTTP服務。特性:簡單、速度快、性能穩定、可配置(代理)
1、主要用于解析靜態文本,并發性能高,側重于HTTP服務;
2、支持靜態頁(HTML),不支持動態請求如:CGI、Servlet/JSP、PHP、ASP等;3、具有很強的可擴展性,可以通過插件支持PHP,還可以單向Apache連接Tomcat實現連通;
4、Apache是世界使用排名第一的Web服務器。
Tomcat:是Java開發的一個符合JavaEE的Servlet規范的JSP服務器(Servlet容器),是Apache的擴展。特性:免費的Java應用服務器
1、主要用于解析JSP/Servlet,側重于Servlet引擎;
2、支持靜態頁,但效率沒有Apache高;支持Servlet、JSP請求;
3、Tomcat本身也內置了一個HTTP服務器用于支持靜態內容,可以通過Tomcat的配置管理工具實現與Apache整合。
Apache+Tomcat:兩者整合后優點:如果請深圳市是靜態網頁則由Apache處理,并將結果返回;如果是動態請求,Apache會將解析工作轉發給Tomcat處理,Tomcat處理后將結果通過Apache返回。這樣可以達到分工合作,實現負載遠衡,提高系統的性能。apache是web服務器,tomcat是應用(java)服務器,它只是一個servlet容器,可以認為是apache的擴展,但是可以獨立于apache運行。獨立于apache運行。換句話說,apache是一輛卡車,上面可以裝一些東西如html等。但是不能裝水,要裝水必須要有容器(桶),而這個桶也可以不放在卡車上。
Nginx是俄羅斯人編寫的十分輕量級的HTTP服務器,Nginx,它的發音為“engineX”,是一個高性能的HTTP和反向代理服務器,同時也是一個IMAP/POP3/SMTP代理服務器。
Nginx與Apache比較:
1)輕量級,同樣起web服務,比apache占用更少的內存及資源;
2)高并發,nginx處理請求是異步非阻塞的,而apache則是阻塞型的,在高并發下nginx能保持低資源低消耗高性能;
3)高度模塊化的設計,編寫模塊相對簡單;
4)提供負載均衡;
5)apache是同步多進程模型,一個連接對應一個進程;nginx是異步的,多個連接(萬級別)可以對應一個進程;
歸納起來,CDN具有以下主要功能:(1)節省骨干網帶寬,減少帶寬需求量;(2)提供服務器端加速,解決由于用戶訪問量大造成的服務器過載問題;(3)服務商能使用WebCache技術在本地緩存用戶訪問過的Web頁面和對象,實現相同對象的訪問無須占用主干的出口帶寬,并提高用戶訪問因特網頁面的相應時間的需求;(4)能克服網站分布不均的問題,并且能降低網站自身建設和維護成本;(5)降低“通信風暴”的影響,提高網絡訪問的穩定性。如何讓外網訪問到我的nginx
答:直接在瀏覽器輸入你的IP就可以了
如果無法訪問先用內網IP測試看看,如果內網可以訪問,可能是路由器設定問題,
通訊埠轉發記得要開80端口給你的nginx的內網IP
如果內網就無法訪問,查看一下nginx的服務有沒有啟動,如果服務正常啟動,查看防火墻是否有開80端口訪問或者是防火墻是否有吧nginx服務阻擋掉
直接讓web服務運行在80端不行嗎為什么要用nginx反向代理
其實現在估計很少人會用80端口部署服務了,起碼都是443端HTTPS服務了,因為HTTPS相對更安全。
但是這不影響這個問題的解答,下面我以個人的一些看法說明下。
一個服務器只有一個常用的端口我們都知道你只買了一臺公網服務器,默認80端口是HTTP服務,443端口是HTTPS服務。
而現在很多時候,微信、網站搜索引擎,默認都是用這些端口進行正常處理,當你有多個服務要對外開放,你如果A服務已經占用了80端口,那么B服務就不可以再占用80端口。
而你采用Nginx服務直接占用80或者443端口,那么我們根據Nginx的規則配置,就可以設置如下規則:
訪問url路徑/api走A服務,訪問url路徑/admin走B服務。
Nginx高性能熟悉Nginx性能的程序員,都知道Nginx的性能之高,這里就不展開說。
因為有些編程語言框架,比如Flask,本身處理web請求就性能不高,通過Nginx可以提前處理web請求,而Flask就可以更多關注業務本身的邏輯。
Nginx負載均衡當你的web服務后臺可以多實例部署,這時候你說的web服務直接運行80端口,那就不能支持多臺實例。
而通過nginx,就可以指向兩臺甚至多臺實例的后端服務,而且可以設置策略進行負載請求。
比如負載后端兩個web服務,A機器性能配置強,那么我們就可以分配更多的請求到A機器。
B機器性能一般,那么我們就可以減少請求到這臺機器。
Nginx安全性因為有了Nginx服務器在前面進行處理請求,用戶根本不知道后端是用什么語言進行處理,減少后端暴露的幾率。
不過由于使用Nginx的人很多,Nginx的漏洞也是備受關注,所以要及時關注Nginx的漏洞和最新穩定版本升級。
這里提供一個檢測Nginx穩定版本的視頻解說:https://www.ixigua.com/6832886164081345038/,有興趣的可以看看。
Nginx資源消耗使用Nginx服務可以占用低的內存消耗,同時能支持高并發連接,何樂而不為。
如果覺得回答能解決到一些問題,可以關注@testerzhang,我會不定期發布一些相關技術文章和視頻。
Windows下如何配置nginx使局域網內其他計算機可以訪問
Nginx作為一款高性能的反向代理服務器及WEB服務器,它支持在多種操作系統上部署。其實無論是在Linux上還是Windows上它部署起來都很簡單,唯一要注意的是在系統防火墻上開啟Nginx監聽的端口訪問權限。
Windows上安裝及配置Nginx1、下載并安裝NginWindows版的
去Nginx官網下載,如下圖示,我們選擇Stableversion也就是穩定版的:
下載的是一個ZIP包,我們解壓后的目錄結構如下:
2、運行Nginx服務
雙擊nginx.exe后會出現一個黑色窗口一閃過去,如何判斷nginx服務是否運行成功呢?我們要看下logs/error.log中是否有錯誤,另外訪問http://localhost如果出現以下界面則代表Nginx運行成功:
3、部署站點
將站點源碼放置在html/目錄下或者自定義站點目錄(修改conf/nginx.conf中的root配置項)
4、如何重啟Nginx服務
在Windows任務管理器中我們找到nginx.exe結束掉進程,然后重新運行nginx.exe即可。
局域網如何訪問?通過以上設置后,在本機上可以訪問站點了,如果局域網其它電腦也需要訪問,那需要在Nginx服務所在電腦上設置防火墻規則,具體操作如下:
1、將80端口在防火墻中開放
按Win+R,打開“運行”》輸入:control,打開“控制面板”》右上角“查看方式”改為“圖標”,找到“Windows防火墻”,如下圖示:
點擊“高級設置”》設置“入站規則”》要開放80端口,允許外網連接,如果Nginx站點端口改為非80端口,同樣需要在防火墻入站規則里添加對應端口的訪問權限。
2、局域網用戶訪問
現在局域網用戶可以在瀏覽器中輸入你那臺電腦的局域網IP(通過ipconfig命令查看),即可實現訪問了。
以上就是我的觀點,對于這個問題大家是怎么看待的呢?歡迎在下方評論區交流~我是科技領域創作者,十年互聯網從業經驗,歡迎關注我了解更多科技知識!文章到此結束,如果本次分享的nginx反向代理內網穿透和nginx反向代理內網訪問外網的問題解決了您的問題,那么我們由衷的感到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