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感謝邀請,今天來為大家分享一下冒泡排序算法流程圖的問題,以及和C語言編寫一個冒泡排序算法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還不太明白的話,也沒有關系,因為接下來將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解決大家的問題,下面就開始吧!
冒泡排序程序
冒泡排序算法的原理如下:
1、比較相鄰的元素。如果第一個比第二個大,就交換他們兩個。
2、對每一對相鄰元素做同樣的工作,從開始第一對到結尾的最后一對。在這一點,最后的元素應該會是最大的數。
3、針對所有的元素重復以上的步驟,除了最后一個。
4、持續每次對越來越少的元素重復上面的步驟,直到沒有任何一對數字需要比較。
為什么會有改進的冒泡排序法
因為冒泡排序效率不高,每次都需要遍歷和移位等操作。
c語言for語句的冒泡排序法
for語句可以用來實現冒泡排序法。具體而言,冒泡排序法需要通過兩重循環來實現:外層循環控制排序次數,內層循環控制比較和交換。主要的過程如下:1.從第一個元素開始,與相鄰的后一個元素比較大小,若前一個元素大于后一個元素,則將兩個元素交換位置;2.重復上一步,直到最后一個元素,最后一個元素是當前最大的數;3.依次減少比較的數目,直到比較結束為止。因此,通過for語句的嵌套循環,可以在C語言中實現冒泡排序法,實現對一個數組進行排序。
c語言如何用冒泡法排序
冒泡排序是排序算法中較為簡單的一種,英文稱為BubbleSort。它遍歷所有的數據,每次對相鄰元素進行兩兩比較,如果順序和預先規定的順序不一致,則進行位置交換;這樣一次遍歷會將最大或最小的數據上浮到頂端,之后再重復同樣的操作,直到所有的數據有序。
如果有n個數據,那么需要的比較次數,所以當數據量很大時,冒泡算法的效率并不高。
當輸入的數據是反序時,花的時間最長,當輸入的數據是正序時,時間最短。
平均時間復雜度:
空間復雜度:O(1)
#include"stdio.h"
voidswap(int*t1,int*t2)
{
inttemp;
temp=*t1;
*t1=*t2;
*t2=temp;
}
voidbubble_sort(intarr[],intlen)
{
inti,j;
for(i=0;i<len-1;i++){
for(j=0;j<len-1-i;j++){
if(arr[j]>arr[j+1]){
swap(&arr[j],&arr[j+1]);
}
}
}
}
intmain()
{
intarr[]={34,27,55,8,97,67,35,43,22,101,78,96,35,99};
inti;
intlen=sizeof(arr)/sizeof(*arr);
bubble_sort(arr,len);
printf("len=%d\n",len);
printf("usebubblesortthearraryis:");
for(i=0;i<len;i++){
printf("%d",arr[i]);
}
printf("\n");
}
————————————————河南新華
冒泡排序原理
冒泡法是一種簡單的排序方法,它的實現非常簡單。首先對n個項目進行掃描,比較相領兩個項目的大小,若發現違背大小次序則進行互換,由此可以使n個項目中的最大者換到最后。
冒泡排序算法原理
1、從后往前依次比較相鄰的元素。若是要按照升序排序,則后面的元素比前面的小,就交換這2個元素;降序則相反。
2、對每一對相鄰元素作同樣的工作,從第一對到最后一對。進行一輪比較交換下來,最后的元素就會是最小(或最大)的數了,這個數就不用參與后面的比較操作了。
3、針對所有的元素重復以上的步驟。
4、持續每次對越來越少的元素重復上面的步驟,直到沒有任何一對數字需要比較。
原理:是將前后數組內的兩個元素進行比較(我們這個例子進行升序排序,降序排序原理相同),大的元素位置往后調整,后面元素依次執行。
冒泡排序算法流程圖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C語言編寫一個冒泡排序算法、冒泡排序算法流程圖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