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select函數在linux下的問題
select是IO多路復用模型的一種實現,當select函數返回后可以通過輪詢fdset來找到就緒的socket。優點是幾乎所有平臺都支持,缺點在于能夠監聽的fd數量有限,Linux系統上一般為1024,是寫死在宏定義中的,要修改需要重新編譯內核。
原因很簡單。因為,你按下一個鍵之后,緩沖區里面有數據了,也就是說,stdin已經發生了一個事件,就是有數據來了。你一直沒有對緩沖區做任何操作,因此stdin一直保持著有數據的狀態。
是的。程序會block在這里,也就是你說的等待。這里等待的意思是操作系統會切換到其他進程去執行。read() write()函數也同樣。不過read() write()根據參數fd的性質,可以是non_block的。
因為LINUX下的標準輸出stdout,是行緩沖的,緩沖區大小8192字節是一個典型值.必須遇到字符\n才真正刷新緩沖區輸出到屏幕上,或者輸出緩沖區被填滿也會輸出到屏幕。
linux下的select函數是干嘛的
1、此外,可以用來判斷讀寫操作是否在指定時間內就緒。
2、第一個參數nfds用來告訴內核 要掃描的socket fd的數量+1,select系統調用最大接收的數量是1024,但是如果每次都去掃描1024,實際上的數量并不多,則效率太低,這里可以指定需要掃描的數量。
3、等到這個連接準備好讀或寫的時候,就通知程序進行IO操作,與客戶端進行數據通信。大部分Unix/Linux 都支持 select 函數,該函數用于探測多個文件描述符的狀態變化。
4、select是IO多路復用模型的一種實現,當select函數返回后可以通過輪詢fdset來找到就緒的socket。優點是幾乎所有平臺都支持,缺點在于能夠監聽的fd數量有限,Linux系統上一般為1024,是寫死在宏定義中的,要修改需要重新編譯內核。
5、返回比特掩碼,表示當前可立即執行而不會阻塞的操作。
關于linux下select函數問題
1、select/poll/epoll是nio多路復用技術, 傳統的bio無法實現C10K/C100K ,也就是無法滿足1w/10w的并發量,在這么高的并發量下,在進行上下文切換就很容易將服務器的負載拉飛。
2、select是IO多路復用模型的一種實現,當select函數返回后可以通過輪詢fdset來找到就緒的socket。優點是幾乎所有平臺都支持,缺點在于能夠監聽的fd數量有限,Linux系統上一般為1024,是寫死在宏定義中的,要修改需要重新編譯內核。
3、因為fd是從0開始的 )。設這個值是為了提高效率,使函數不必檢查fd_set的所有1024位。
4、如果你在個select返回之后,用fflush清空緩沖區,或者,把緩沖區數據用scanf,getchar等輸入函數給拿出來,數據取完了,stdin緩沖區就沒東西了,再select,狀態就是等待事件發生狀態了。
5、read() write()函數也同樣。不過read() write()根據參數fd的性質,可以是non_block的。這時候,如果不能寫或者沒有數據可讀,會立即出錯返回,然后程序可以去檢查errno知道發生了什么。
linux命令行下使用mysql,怎么導出查詢的記錄集
1、不停數據庫寫的情況下,也可以使用 mysqldump 導出,但因為 mysqldump 導出時會加表鎖(lock tables table_name read;),導出過程中會阻塞寫(應用程序的寫數據庫或其他情況的寫),不會影響讀。
2、數據庫的導入(還原)source命令1)打開開始菜單-程序-MySQL-MySQL Command Line Client,輸入MySQL的root密碼。2)然后輸入use 數據庫名;進入對應的數據庫,再用source 備份文件具體路徑;命令導入備份文件。
3、使用mysqlmp命令可以實現萬網的mysql數據庫導出數據庫。步驟:(1)如果是Windows系統,請在命令行模式下進入mysql的bin目錄,如D:Programmysql41 in。如果是Linux系統,則直接進入第(2)步。
Linux下如何運行sql腳本
1、通過gccli命令行工具客戶端,執行gccli -u用戶名 -p密碼 -Ddatabasename sql.sql 的方式執行。
2、,首先去運行perl-v命令查看您的linux系統上面是否安裝了perl工具,如果已安裝的話,會輸出版本號,如果沒有安裝,則安裝perl。
3、已Oracle為例:當前用戶首先切換到Oracle用戶下,su oralce 登錄數據庫,sqlplus user/password 輸入sql腳步,注意腳步結束必須“;”,回車運行。
4、本文以一個實際的腳本文件為例,說明格式轉換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