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

array在c語言什么意思 array數據類型

大家好,今天小編來為大家解答array在c語言什么意思這個問題,array數據類型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c語言數組可以包含數組嗎

c語言數組中是可以包含數組的,這樣的包含就構成了二維數組,這個實際中也經常遇到的。

c語言怎么看數組

1,首先,從字面了解數組是一堆數字組成的集合。C語言中數組是一組固定大小且相同類型元素的集合。數組分為一維數組和二維數組。

2,數組類型的聲明并不是對一個元素進行聲明而是對整個數組里面的元素類型都進行聲明。

3,所有的數組元素都是在一塊連續的地址上的存儲的,第一個元素占最低的地址,最后一個元素占最高的地址。

4,數組的下標從0開始到元素的個數減1結束。

C語言二維數組的定義和引用

一維數組只有一個下標,稱為一維數組,其數組元素也稱為單下標變量。在實際問題中有很多量是二維的或多維的,因此C語言允許構造多維數組。多維數組元素有多個下標,以標識它在數組中的位置,所以也稱為多下標變量。本節只介紹二維數組,多維數組可由二維數組類推而得到。

二維數組的定義

二維數組定義的一般形式是:類型說明符數組名[常量表達式1][常量表達式2]其中常量表達式1表示第一維下標的長度,常量表達式2表示第二維下標的長度。例如:

inta[3][4];

說明了一個三行四列的數組,數組名為a,其下標變量的類型為整型。該數組的下標變量共有3×4個,即:

二維數組在概念上是二維的,即是說其下標在兩個方向上變化,下標變量在數組中的位置也處于一個平面之中,而不是象一維數組只是一個向量。但是,實際的硬件存儲器卻是連續編址的,也就是說存儲器單元是按一維線性排列的。如何在一維存儲器中存放二維數組,可有兩種方式:一種是按行排列,即放完一行之后順次放入第二行。另一種是按列排列,即放完一列之后再順次放入第二列。在C語言中,二維數組是按行排列的。即,先存放a[0]行,再存放a[1]行,最后存放a[2]行。每行中有四個元素也是依次存放。由于數組a說明為int類型,該類型占兩個字節的內存空間,所以每個元素均占有兩個字節。二維數組元素的引用

二維數組的元素也稱為雙下標變量,其表示的形式為:數組名[下標][下標]其中下標應為整型常量或整型表達式。例如:a[3][4]表示a數組三行四列的元素。下標變量和數組說明在形式中有些相似,但這兩者具有完全不同的含義。數組說明的方括號中給出的是某一維的長度,即可取下標的最大值;而數組元素中的下標是該元素在數組中的位置標識。前者只能是常量,后者可以是常量,變量或表達式。【例7-6】一個學習小組有5個人,每個人有三門課的考試成績。求全組分科的平均成績和各科總平均成績。

可設一個二維數組a[5][3]存放五個人三門課的成績。再設一個一維數組v[3]存放所求得各分科平均成績,設變量average為全組各科總平均成績。編程如下:

#include<stdio.h>

intmain(void){

inti,j,s=0,average,v[3],a[5][3];

printf("inputscore\n");

for(i=0;i<3;i++){

for(j=0;j<5;j++){

scanf("%d",&a[j][i]);

s=s+a[j][i];

}

v[i]=s/5;

s=0;

}

average=(v[0]+v[1]+v[2])/3;

printf("math:%d\nclanguag:%d\ndbase:%d\n",v[0],v[1],v[2]);

printf("total:%d\n",average);

return0;

}

程序中首先用了一個雙重循環。在內循環中依次讀入某一門課程的各個學生的成績,并把這些成績累加起來,退出內循環后再把該累加成績除以5送入v[i]之中,這就是該門課程的平均成績。外循環共循環三次,分別求出三門課各自的平均成績并存放在v數組之中。退出外循環之后,把v[0]、v[1]、v[2]相加除以3即得到各科總平均成績。最后按題意輸出各個成績。

二維數組的初始化

二維數組初始化也是在類型說明時給各下標變量賦以初值。二維數組可按行分段賦值,也可按行連續賦值。例如對數組a[5][3]:

按行分段賦值可寫為:

inta[5][3]={{80,75,92},{61,65,71},{59,63,70},{85,87,90},{76,77,85}};

按行連續賦值可寫為:

inta[5][3]={80,75,92,61,65,71,59,63,70,85,87,90,76,77,85};這兩種賦初值的結果是完全相同的。【例7-7】求各科平局分和總成績平均分。

#include<stdio.h>

intmain(void){

inti,j,s=0,average,v[3];

inta[5][3]={{80,75,92},{61,65,71},{59,63,70},{85,87,90},{76,77,85}};

for(i=0;i<3;i++){

for(j=0;j<5;j++)

s=s+a[j][i];

v[i]=s/5;

s=0;

}

average=(v[0]+v[1]+v[2])/3;

printf("math:%d\nclanguag:%d\ndFoxpro:%d\n",v[0],v[1],v[2]);

printf("total:%d\n",average);

return0;

}

對于二維數組初始化賦值還有以下說明:1)可以只對部分元素賦初值,未賦初值的元素自動取0值。例如:

inta[3][3]={{1},{2},{3}};

是對每一行的第一列元素賦值,未賦值的元素取0值。賦值后各元素的值為:100200300

inta[3][3]={{0,1},{0,0,2},{3}};

賦值后的元素值為:0100023002)如對全部元素賦初值,則第一維的長度可以不給出。例如:

inta[3][3]={1,2,3,4,5,6,7,8,9};

可以寫為:

inta[][3]={1,2,3,4,5,6,7,8,9};

3)數組是一種構造類型的數據。二維數組可以看作是由一維數組的嵌套而構成的。設一維數組的每個元素都又是一個數組,就組成了二維數組。當然,前提是各元素類型必須相同。根據這樣的分析,一個二維數組也可以分解為多個一維數組。C語言允許這種分解。如二維數組a[3][4],可分解為三個一維數組,其數組名分別為:a[0]a[1]a[2]對這三個一維數組不需另作說明即可使用。這三個一維數組都有4個元素,例如:一維數組a[0]的元素為a[0][0],a[0][1],a[0][2],a[0][3]。必須強調的是,a[0],a[1],a[2]不能當作下標變量使用,它們是數組名,不是一個單純的下標變量。

C語言結構體數組的定義

所謂結構體數組,是指數組中的每個元素都是一個結構體。在實際應用中,結構體數組常被用來表示一個擁有相同數據結構的群體,比如一個班的學生、一個車間的職工等。

定義結構體數組和定義結構體變量的方式類似,請看下面的例子:

structstu{

char*name;//姓名

intnum;//學號

intage;//年齡

chargroup;//所在小組

floatscore;//成績

}class[5];

表示一個班級有5個學生。

再如:

假如要定義一個班級40個同學的姓名、性別、年齡和住址,可以定義成一個結構數組。如下所示:

struct{

charname[8];

charsex[2];

intage;

charaddr[40];

}student[40];

也可定義為:

structstring{

charname[8];

charsex[2];

intage;

charaddr[40];

};

structstringstudent[40];

需要指出的是結構數組成員的訪問是以數組元素為結構變量的,其形式為:

結構數組元素.成員名

例如:

student[0]

.name

student[30]

.age

實際上結構數組相當于一個二維構造,第一維是結構數組元素,每個元素是

一個結構變量,第二維是結構成員。

注意:結構數組的成員也可以是數組變量。

c語言數組名是一個什么

c語言數組名是一個數據常量

數組名是代表該數組的首地址且符合標識符書寫規定的變量標識符。

整個數組是以首地址開頭的一塊連續的內存單元。如有字符數組charc[10],設數組c的首地址為2000,也就是說c[0]單元地址為2000。則數組名c就代表這個首地址。

因此,在使用scanf()函數的時候,變量c前是不能添加地址運算符&的,scanf("%s",&c);則是錯誤的的寫法。

擴展資料:

數組名的作用:

1、聲明數組變量的作用:

數組說明的一般形式為:類型說明符數組名[常量表達式];其中,類型說明符是任一種基本數據類型或構造數據類型。數組名是用戶定義的數組標識符。方括號中的常量表達式表示數據元素的個數,也稱為數組的長度。

2、應用數組元素:

數組元素用整個數組的名字和它自己在數組中的順序位置來表示。例如,a[0]表示名字為a的數組中的第一個元素,a[1]代表數組a的第二個元素,以此類推。

關于array在c語言什么意思到此分享完畢,希望能幫助到您。

返回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