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

數據庫系統概論pdf百度網盤?數據庫系統概念pdf百度云

大家好,今天小編來為大家解答以下的問題,關于數據庫系統概論pdf百度網盤,數據庫系統概念pdf百度云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數據分析工具類軟件,好用的有哪些

先看張圖:

這是我用FineBI做出來的,可以說這是一款集自助分析和可視化于一體的神器--FineBI,聽過Tableau和PowerBI的應該也都知道,他們都是同一類工具,但相之于兩者,優勢更加明顯!

接下來講重點講解它的主要功能、特點和同類具的對比、以及基本使用方法。

FineBI的主要功能

FineBI是一款BI商業智能工具,能簡單快速的生成各種酷炫的可視化數據報表,做有目的性的數據分析。

所以,它主要完成下面幾個工作:

1.數據的整合

2.數據的分析和可視化

3.報表制作與發布

FineBI的主要特點

BI工具那么多,為何我要重點推薦這款BI工具呢?

但這款BI做為國產,不由得讓我產生好奇和好感,值得關注和鼓勵。更何況它能夠足以應對基本的數據分析,不虛于那兩者,且具備下面幾大特點:

1、打通各類數據源

FineBI能夠從各種數據源中抓取數據進行分析,除了支持大家常用的Oracle、SQLServer、MySQL等數據庫,還支持SAPBW、HANA、Essbase等多維數據庫。

大數據前端分析,FineBI可對接Hadoop、Kylin、Derby、Gbase、ADS、Hbase、Mongodb等大數據平臺。在對接方面有自己的分布式連接方案。

下圖是FineBI的數據連接窗口:

私信回復”BI“,即可獲取工具!

還支持導入Excel數據,支持從R語言腳本導入數據。所以基本能對接各類數據源,打通并整合。

2.易用性(無需編程)

FineBI采用的拖拽數據字段,自動出圖的操作方式,讓我們可以把更多精力投放到數據管理,算法研究和業務溝通上。下圖展示了FineBI清爽商務的工作界面。

易用性還體現在數據處理方面。

要知道一份數據拿到在分析是還是要做很多公式計算、過濾篩選處理的。驚喜的是這個工具內置了各種計算公式、過濾組件。

比如時間過濾,大家覺得還要手寫公式么。

各種現成的計算公式,基本告別SQL和代碼。

這里展示的僅僅是一小個方面,絕大多數商業公司出品的軟件在易用性方面完爆開源產品。

3、可視化顏值高

一些圖表(出自官方)

4、數據權限管控

FineBI的數據權限管控,可以說是很專業了,這也是開源和商業不能比的。

筆者是FineReport的深度用戶,FineReport是報表應用工具,應用面更廣,數據安全性要求也更高,FineBI差不多是沿用了其兄弟產品的一套權限管理方案。可以對不同部門/崗位/角色的人員,進行數據源/業務包/數據表/分析報表的權限管控。簡單來講,你可以讓不同人看到僅有自己權限下的報表和數據。

大數據大一學什么

1.數據結構與算法:學習不同數據結構和算法的原理、特點和應用,包括鏈表、樹、圖、排序算法、搜索算法等,為處理大數據提供基礎技能。

2.數據庫系統與管理:學習數據庫的基本概念、關系模型、SQL語言,以及數據庫設計、查詢優化、事務管理等技術,為數據存儲和管理提供基礎知識

中國企業跨過數據庫不足這座大山了嗎具體如何

說起來,數據庫進入國內已經有40年的時間。1978年,薩師煊老師在黑板上寫下“數據庫”三個字,數據庫理論正式進入中國。

恰好我在考研的時候,考的專業課是“數據庫系統概論”。而當時用的參考書就是薩師煊老師的那本,《數據庫系統概論》第4版,粉粉的封皮,轉眼間現在已經出到第5版了。

當時我是跨專業考研,在之前我對數據庫的認識,停留在大學計算機基礎理論課上學的那些access什么的。考完研后,那本粉色的書已經被我翻的有些破舊,成為我最早對數據庫的啟蒙。

說起來,對于代碼方面,我是一點天賦都沒有。簡單的SQL語句,就被我學的顛沛流離。

當時為了學習,費了好大的勁兒,在當時的電腦上裝了一個數據庫,我記得是SqlServer。每天在上面捯飭著基本的增刪改查,到最后寫個簡單的trigger,就已經覺得我真的是太厲害了。

后來讀研的時候,慢慢的對數據庫有了更深的接觸,但我依然是一個小菜雞。看著同學中的大神每天能寫很長的代碼,還能結合python什么的,我就一臉懵逼。別人處理論文數據兩天,我處理論文數據2個月。

雖說對于數據庫沒有很深的理解,但我知道,我們平時最常用的是Oracle和IBM的數據庫,而其他的國產數據庫基本上都沒有聽說過。

從一個不太懂技術的妹子的角度來說,用誰家的數據庫都無所謂,只要是好用就好了。但是,對于大的企業和國家來說,用誰家的數據庫卻至關重要。

數據庫中儲存著大量的關鍵數據,而數據就意味著信息,信息就意味著情報,情報就意味著價值。在數據分析和處理技術越來越成熟之后,大量的數據背后能推測出來的信息量超乎想象。

如果說國內的大小公司甚至一些國防軍工等安全部門不能都在用國外的數據庫的話,那么我們的信息安全自然也無法保障。更何況,國外對于國內的這些信息也虎視眈眈。

大家都聽說了,前段時間甲骨文也就是oracle在中國區的裁員,900多個甲骨文中國的員工被迫簽署裁員協議。關鍵原因就是因為oracle在中國的業績大幅度下滑,Oracle壟斷了中國數10年,而如今卻面臨著退出中國市場的危機。

造成這個局面的原因有兩個:

第1個是國內去IOE潮(去掉IBM的小型機、Oracle數據庫、EMC存儲設備),本來阿里是oracle在亞太地區最大的客戶,而10年前阿里選擇去IOE,發展自己的云計算業務,成立了現在的阿里云。

第2個是因為在中國的企業都在上云。如今的技術已經非常成熟,工信部也大力支持,很多傳統企業已經體驗到了上云帶來的好處,進一步推動了其他企業使用云服務。

目前,國內的云數據庫業務發展飛速,包括阿里云、騰訊云、UCcloud,都走在發展的前列,核心技術數據的保護和挖掘以及價格上也已經越來越有競爭優勢。

我們知道阿里面臨著每年雙11和618的高并發訪問,每天上億次的訪問,在高峰期間每秒鐘成交數量上千萬,對于數據庫的處理要求極高。而現在這幾年,阿里的所有數據早都前移到了阿里云上,我們也看到了成果,這些年的雙11表現非常出色。

2017年的時候,阿里云公布了國內首個企業級關系云數據庫PolarDB的技術架構,中國數據庫的技術也真正開始往世界一流的方向去走。

簡單來說PolarDB的優勢就是,它的存儲容量完全不受限制,并且性能的提升是MySQL的6倍。而且還能實現傳統數據庫到這個數據庫的快速遷移,簡直是對傳統數據庫的當頭一擊。

同時也帶來了成本的降低,云服務最大的好處就是數據量自動伸縮,用戶只需要為實際的使用容量付費,算下來,云數據庫的成本不到傳統數據庫的1/6。

根據Gardener公司的預測,2023年全球3/4的數據庫都會跑到云上。就像馬車早晚會被汽車取代一樣,傳統數據庫早晚也會被云數據庫所取代。而國內的幾大廠商在云數據庫研發中也走在了前列,逐漸發展出各自的優勢,有的在性價比很高,有的在操作上容易上手,可以給需求不同的企業作為選擇。

目前來看,國內云數據庫的發展情況是非常樂觀的。但翻過數據庫這座大山,前面依然有很長的路要走,也期待國內的云數據庫技術越來越成熟,占據世界的數據庫市場。

最后附上一張圖。中國數據庫40年發展歷史。

大二學生新學Java數據庫該看什么書好

新學當然直接上網看(比如菜鳥教程,博客等),等之后入門后深入學習再看書

java的話,headfirstjava入門,之后java編程思想,effectivejava,代碼整潔之道,深入理解java虛擬機,java8實戰,java并發編程實戰等

數據庫,國內有一本教材,人民大學的《數據庫系統概論》,人大是國內研究數據庫最早最深入的學校。外國教材的話,鑒于翻譯問題不大好說,不過推薦斯坦福大學的數據庫系列課程,cs145,cs245(主要是這兩門課),cs345,cs395,cs545,還有社交網絡數據挖掘相關的cs224w,cs246,cs341

大數據管理與應用是干什么的

回答如下:大數據管理與應用是指通過使用大數據技術和工具,對大量的數據進行收集、存儲、處理和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利用這些數據。大數據管理與應用有以下幾個主要目的:

1.幫助企業更好地了解其客戶、市場和業務情況。

2.提高企業的決策能力,通過對大數據進行分析,可以更好地預測市場趨勢和行業發展方向,從而制定更有效的戰略。

3.優化業務流程,通過對大數據的分析,可以發現業務中的瓶頸和問題點,從而優化業務流程,提高效率和效益。

4.探索新的商業模式和機會,通過對大數據的挖掘和分析,可以發現新的商業機會和模式,從而開拓新的市場。

5.改善客戶體驗,通過對大數據的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客戶需求和行為,從而提供更加個性化的產品和服務,提高客戶滿意度。

關于數據庫系統概論pdf百度網盤和數據庫系統概念pdf百度云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返回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