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鐵們,大家好,相信還有很多朋友對于sql性能優化方法和sqlserver數據庫性能調優的相關問題不太懂,沒關系,今天就由我來為大家分享分享sql性能優化方法以及sqlserver數據庫性能調優的問題,文章篇幅可能偏長,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sql怎么優化case when
casewhen0then‘是’when1then‘否’;一般情況下在查詢語句中用,根居不同的數據結果查詢轉換成自己想要的類型;樓主的情況,建議用存儲過程,寫if語法來做處理
架構師必須掌握的如何思考設計SQL優化方案
大家在剛開始搭建項目的時候可能考慮的不夠全面,隨著產品的推廣、業務場景的復雜和使用用戶越來越多數據會呈現快速增長。當數據達到千萬級的時候就會發現查詢速度越來越慢用戶體驗也就越來越差,那怎樣提升千萬級數據查詢效率呢?小萌簡單整理了一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優化數據庫設計:
數據字段類型使用varchar/nvarchar替換char/nchar,變長字段存儲空間小,節省存儲空間。在查詢的時候小的空間字段搜索效率更高。
查詢的時候避免全表掃描,可以在where和orderby的字段上建立索引。
where查詢子句中不對null值做判斷,會導致檢索引擎放棄使用索引而使用全表掃描,如:selectid,namefromuserwhereageisnull可以設置age的默認值為0,保證沒有null值,修改后的sql查詢語句為:selectid,namefromuserwhereage=0。
謹慎使用索引,索引不是越多越好。一般一張表的索引數不要超過6個,如果太多要討論業務是否合理或者是否索引建在了不常用的字段上。索引可以提高select查詢的效率,但是也響應降低了insert和update的效率,因為在執行insert和update時也可能會重建索引。
盡量不要更新索引數據,因為索引數據的順序是表記錄的物理順序,一旦發生改變將會導致整個表記的順序發生改變,將會消耗大量資源。如果業務需要頻繁更新索引數據列就要考慮索引是否創建合理,比如用戶ID、身份證號碼或者手機號碼不經常改變的列可以考慮創建索引。
字符型字段如果符合業務需求可以修改為數字類型字段,因為字符型字段會降低查詢和連接的性能,并且增加存儲的開銷。執行搜索的適合查詢和連接會逐個比較字符串的每一個字符,如果是數據類型比對一次就可以了。
SQL查詢優化
where查詢語句中避免使用**!=或<>**操作符,搜索引擎會執行全表掃描而不執行創建的索引。
where查詢語句中避免使用or來連接條件查詢數據,也會導致搜索引擎執行全表掃描而不執行創建的索引,例如:selectid,namefromuserwhereage=18orage=25可以修改為selectid,namefromuserwhereage=18unionallselectid,namefromuserwhereage=25。
**in和notin也避免使用,也將導致全表掃描,例如:selectid,namefromuserwhereagein(18,19,20)**如果是連續的則可以考慮使用betweenand,例如:selectid,namefromuserwhereagebetween18and20。
like語句導致全表掃描,例如:selectid,namefromuserwherenamelike‘%微信%’。
wehre查詢語句中避免使用參數,也會全表掃描,SQL在運行時才會進行局部變量的解析,優化程序不能將訪問計劃的選擇推遲到運行時;它必須在編譯時進行選擇。如果編譯時建立訪問計劃,變量的值還是未知的,因而無法作為索引選擇的輸入項。如下面語句將進行全表掃描:selectid,namefromuserwhereage=@age當然也可以改為強制使用索引:selectid,namefromuserwith(index(索引名))whereage=@age
where查詢語句避免使用表達式,也會導致查詢的時候放棄使用索引導致全表掃描。例selectid,namefromuserwhereage/2=10**可以更改為**selectid,namefromuserwhereage=102*。
where查詢語句避免使用函數操作,也會導致查詢的時候放棄使用索引導致全表掃描。例如:selectid,namefromuserwheresubstring(name,1,3)=’abc’可以改為selectid,namefromuserwherenamelike‘abc%’。
不要使用select*fromuser查詢,要用具體的字段名。不要返回任何用不到的字段。
不要使用游標,大家都知道游標的效率非常差。
避免出現大實務業務,會降低系統的并發能力。
Java后臺優化
使用JDBC連接數據庫。
合理使用數據緩存。
控制好內存,不要全部數據放到內出做處理,可以邊讀邊處理。
少創造對象。
數據庫性能優化
使用存儲過程
如果在具體業務實現過程中,可以使用存儲過程操作數據庫可以盡量使用,由于存儲過程是存放在數據庫服務器上的一次性被設計、編碼、測試,被再次調用,需要執行該存儲過程可以很簡單的使用。可以提高響應速度,減少網絡使用流量等等。
硬件調整
影響數據庫性能的也可能是磁盤和網絡吞吐量,可以通過擴大虛擬內存,把數據庫服務器和主服務器分開部署。數據服務器吞吐量調為最大。
調整數據庫
如果在實際業務實現中對表查詢頻率過高,可以對表創建索引;按照where查詢條件建立索引,盡量為整型鍵建立為有且只有一個簇集索引,數據在物理上按順序在數據頁上,縮短查找范圍,為在查詢經常使用的全部列建立非簇集索引,能最大地覆蓋查詢;但是索引不可太多,執行UPDATEDELETEINSERT語句需要用于維護這些索引的開銷量急劇增加;避免在索引中有太多的索引鍵;避免使用大型數據類型的列為索引;保證每個索引鍵值有少數行。
for循環里有sql怎么優化
在for循環中執行SQL操作可能會導致性能問題,因為每次循環都需要與數據庫建立連接、執行查詢和提交事務。為了優化性能,可以考慮以下幾點:
1.批量操作:盡量減少執行SQL操作的次數,可以將多個操作合并為一次批量操作。例如,將多個插入語句合并為一個批量插入操作,可以顯著減少與數據庫的交互次數。
2.使用參數化查詢:使用參數化查詢而不是動態構建SQL語句可以提高性能和安全性。參數化查詢可以將SQL語句與參數分離,避免了每次循環都重新編譯和解析SQL語句的開銷。
3.批量提交事務:如果在循環中執行多個更新操作,可以考慮使用批量提交事務的方式。在循環結束后,一次性提交所有的更新操作。這樣可以減少事務提交的次數,提高性能。
4.使用連接池:使用連接池管理數據庫連接可以減少每次循環中建立和釋放連接的開銷。連接池可以在需要時從連接池中獲取連接,使用完后將連接返回給連接池,以便稍后重復使用。
5.考慮使用其他工具或框架:有些開發框架或工具可以提供更高效和便捷的數據庫訪問方式,例如ORM(對象關系映射)工具可以簡化數據庫操作的代碼并提供性能優化。
重要的是要注意,在優化for循環中的SQL操作之前,需要確保數據庫本身的性能已經優化。優化數據庫架構、索引和查詢語句等方面可能對性能提升更有幫助。對于特定的情況,最好根據實際需求和環境進行性能測試和調優。
sql優化面試怎么回答
您好,1.了解業務需求:在優化SQL之前,需要了解業務需求,明確查詢的目的和數據量,然后針對性地進行優化。
2.優化查詢語句:通過對查詢語句進行優化,可以減少查詢時間和資源的消耗。可以使用索引、優化JOIN操作、避免使用子查詢等方法。
3.優化表結構:優化表結構可以提高查詢效率,如合理劃分表、分區表、使用數據類型等。
4.緩存數據:將經常被查詢的數據緩存到內存中,可以減少數據庫的訪問次數,提高查詢速度。
5.分庫分表:當單表數據量過大時,可以考慮將數據分散到多個庫或表中,以提高查詢效率。
6.優化數據庫配置:對數據庫的配置進行優化,如調整緩存大小、線程池大小等,可以提高數據庫的性能。
7.監控和調優:定期對數據庫進行監控和調優,及時發現并解決性能問題,提高系統的穩定性和可靠性。
8.了解SQL執行計劃:了解SQL執行計劃,可以更好地優化查詢語句,減少資源的消耗。
9.使用工具進行優化:可以使用一些數據庫性能優化工具,如MySQLTuner、pt-query-digest等,幫助定位性能問題并進行優化。
10.持續優化:數據庫性能優化是一個持續的過程,需要不斷地進行監控和調優,以保證系統的高效運行。
如何進行SQL性能優化
一、使用索引 1.單表索引建議控制在5個以內 2.單索引字段數不允許超過5個因為字段超過5個時,實際已經起不到有效過濾數據的作用了。 3.禁止在更新十分頻繁、區分度不高的屬性上建立索引,因為更新會變更B+樹,更新頻繁的字段建立索引會大大降低數據庫性能。 4.性別”這種區分度不大的屬性,建立索引是沒有什么意義的,不能有效過濾數據,性 能與全表掃描類似。 5.建立組合索引,必須把區分度高的字段放在前面,因為能夠更加有效的過濾數據。
二、SQL使用規范優化 1.禁止使用SELECT?*,只獲取必要的字段,需要顯示說明列屬性。
1.1讀取不需要的列會增加CPU、IO、NET消耗。 1.2不能有效的利用覆蓋索引。 2.禁止使用INSERT?INTO?t_xxx?VALUES(xxx),必須顯示指定插入的列屬性。 2.1容易在增加或者刪除字段后出現程序BUG。 3.禁止使用屬性隱式轉換。 3.1SELECT?uid?FROM?t_user?WHERE?phone=13812345678?會導致全表掃描,而不 能命中phone索引。 4.禁止在WHERE條件的屬性上使用函數或者表達式。 4.1SELECT?uid?FROM?t_user?WHERE?from_unixtime(day)>='2019-07-15'?會導致全 表掃描。 4.2正確的寫法是:SELECT?uid?FROM?t_user?WHERE?day>=?unix_timestamp('2019-07-15 00:00:00')。 5.禁止負向查詢,以及%開頭的模糊查詢。 5.1負向查詢條件:NOT、!=、<>、!<、!>、NOT?IN、NOT?LIKE等,會導致全表掃描。 5.2%開頭的模糊查詢,會導致全表掃描。 6.禁止大表使用JOIN查詢,禁止大表使用子查詢。 6.1會產生臨時表,消耗較多內存與CPU,極大影響數據庫性能。 7.禁止使用OR條件,必須改為IN查詢。 7.1舊版本Mysql的OR查詢是不能命中索引的,即使能命中索引,為何要讓數據庫耗費 更多的CPU幫助實施查詢優化呢? 8.應用程序必須捕獲SQL異常,并有相應處理 總結:大數據量高并發的互聯網業務,極大影響數據庫性能的都不能用哦。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