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各位分享excel算工資的函數公式的知識,其中也會對薪酬績效常用excel函數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績效考核求和函數公式
在績效考核中,如果你需要計算多個指標的總和,你可以使用Excel中的SUM函數來實現。
SUM函數的語法如下:
```
=SUM(number1,number2,...)
```
其中,number1、number2等是要相加的數值。
例如,假設你有一個績效考核表格,A列是各項指標的得分,你想計算這些得分的總和,你可以在B列使用以下公式:
```
=SUM(A2:A10)
```
這將計算A2到A10單元格中的數值的總和,并顯示在B列中。
如果你想計算多個范圍的數值總和,你可以在SUM函數中使用逗號分隔不同的范圍。例如,你想計算A2到A10和C2到C10兩個范圍的數值總和,你可以使用以下公式:
```
=SUM(A2:A10,C2:C10)
```
這將計算這兩個范圍內的數值的總和。
請根據你的具體情況進行調整和修改公式。
薪資核算常用公式函數
在薪資核算中,常用的公式函數包括:
1.基本工資計算:基本工資=月薪/工作日*出勤天數
2.加班工資計算:加班工資=加班小時數*加班工資率
3.績效工資計算:績效工資=基本工資*績效系數
4.社保扣款計算:社保扣款=基本工資*社保費率
5.個人所得稅計算:個人所得稅=(基本工資+加班工資+績效工資-社保扣款)*稅率-速算扣除數
6.實際發放工資計算:實際發放工資=基本工資+加班工資+績效工資-社保扣款-個人所得稅
以上是一些常用的薪資核算公式函數,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調整和擴展。
excel超額累進計算公式
【Excel】MAX函數在個稅計算實例的應用
計算公式:
應納稅額=(工資薪金所得-“五險一金”)×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個稅免征額是3500,使用超額累進稅率的計算。
比如:
注釋:
(1)公式在H3輸入;
(2)G3為扣除“五險一金后工資”;
(3){0.03;0.1;0.2;0.25;0.3;0.35;0.45}為稅率數組;
(4){0;105;555;1005;2755;5505;13505}為對應的速算扣除數數組。
這個公式的意思的是,扣除了五險一金之后的工資,減去個稅起征點3500,然后乘以稅率,再減去速算扣除數。而用大括號{}包起來的代表數組,所以
(G3-3500)*{0.03;0.1;0.2;0.25;0.3;0.35;0.45}-{0;105;555;1005;2755;5505;13505}返回的也是一個數組,共有7個數值(可能有正數和負數,可能全部為正數,還有可能全部為負數)。但是我們知道應繳稅額不能為負數對吧。所以,最后通過MAX函數把這七個數值,額外加一個0值一起做比較,取最大值。
excel::如何按造工資高低對人員進行排序
1、首先在電腦excel文件中打開人員工資表,找開工資總額列。
2、點擊列中第一個數據。
3、點擊數據,排序彈出窗口。
4、整個工作表數據區域被選中,同時設置規則窗口顯示。
5、關鍵字選項內選擇工資總額的所在列,點擊列U確定。
6、把排序依據改為數值,次序改為降序。
7、點擊確定后,表格自動完成人員工資從高到低的排序。
EXCEL表格計算公式
一、年齡計算公式:=IF((YEAR(E2)=2008)*(MONTH(E2)>8),0,2008-YEAR(E2)IF(MONTH(E2)<=8,0,-1))其中e2為單元格,2008為當前年份二、身份證號中提取出生年月=MID(J11,7,4)&"年"&MID(J11,11,2)&"月"&MID(J11,13,2)&"日"三、班級平均分公式=IF(COUNTIF($C$2:$C$24,J26)=0,"",SUMIF($C$2:$C$24,J26,$D$2)/COUNTIF($C$2:$C$24,J26))四、Excel表中身份證號碼提取出生年月、性別、年齡的使用技巧如何從Excel表中的身份證號碼中提取出生年月、性別、年齡呢?看了本文就知道了。方法一:1.Excel表中用身份證號碼中取其中的號碼用:MID(文本,開始字符,所取字符數);2.15位身份證號從第7位到第12位是出生年月日,年份用的是2位數。18位身份證號從第7位到第14位是出生的年月日,年份用的是4位數。從身份證號碼中提取出表示出生年、月、日的數字,用文本函數MID()可以達到目的。MID()——從指定位置開始提取指定個數的字符(從左向右)。對一個身份證號碼是15位或是18位進行判斷,用邏輯判斷函數IF()和字符個數計算函數LEN()輔助使用可以完成。綜合上述分析,可以通過下述操作,完成形如1978-12-24樣式的出生年月日自動提取:假如身份證號數據在A1單元格,在B1單元格中編輯公式=IF(LEN(A1)=15,MID(A1,7,2)&"-"&MID(A1,9,2)&"-"&MID(A1,11,2),MID(A1,7,4)&"-"&MID(A1,11,2)&"-"&MID(A1,13,2))回車確認即可。如果只要“年-月”格式,公式可以修改為=IF(LEN(A1)=15,MID(A1,7,2)&"-"&MID(A1,9,2),MID(A1,7,4)&"-"&MID(A1,11,2))3.這是根據身份證號碼(15位和18位通用)自動提取性別的自編公式,供需要的朋友參考:說明:公式中的B2是身份證號根據身份證號碼求性別:=IF(LEN(B2)=15,IF(MOD(VALUE(RIGHT(B2,3)),2)=0,"女","男"),IF(LEN(B2)=18,IF(MOD(VALUE(MID(B2,15,1)),2)=0,"女","男"),"身份證錯"))根據身份證號碼求年齡:=IF(LEN(B2)=15,2007-VALUE(MID(B2,7,2)),if(LEN(B2)=18,2007-VALUE(MID(B2,7,4)),"身份證錯"))4.Excel表中用Year\Month\Day函數取相應的年月日數據;方法二:這是根據身份證號碼(15位和18位通用)自動提取性別和出生年月的自編公式,供需要的網友參考:說明:公式中的B2是身份證號1、根據身份證號碼求性別:=IF(LEN(B2)=15,IF(MOD(VALUE(RIGHT(B2,3)),2)=0,"女","男"),IF(LEN(B2)=18,IF(MOD(VALUE(MID(B2,15,3)),2)=0,"女","男"),"身份證錯"))2、根據身份證號碼求出生年月:=IF(LEN(B2)=15,CONCATENATE("19",MID(B2,7,2),".",MID(B2,9,2)),IF(LEN(B2)=18,CONCATENATE(MID(B2,7,4),".",MID(B2,11,2)),"身份證錯"))3、根據身份證號碼求年齡:=IF(LEN(B2)=15,year(now())-1900-VALUE(MID(B2,7,2)),if(LEN(B2)=18,year(now())-VALUE(MID(B2,7,4)),"身份證錯"))在Excel電子表格中,我們需要到達某一單元格,一般是使用鼠標拖動滾動條來進行,但如果數據范圍超出一屏幕顯示范圍或數據行數非常多時,想快速定位到某一單元格可要有點麻煩了。這時候我們可以使用“定位”(快捷鍵CtrlG)功能迅速到達想要的單元格。定位是一種選定單元格的方式,主要用來選定“位置相對無規則但條件有規則的單元格或區域”。例1:需要選中Y2009單元格(或快速移動到Y2009單元格),我們可以使用“編輯/定位”菜單,在引用位置里輸入“Y2009”后按回車即可。例2:需要選中Y列的2004~2009行的單元格,我們按照相同的方法,在引用位置里輸入“Y2004:Y2009”按回車即可。例3:需要選中2009行的單元格,我們可以在引用位置里輸入“2009:2009”按回車即可。例4:需要選中2004~2009行的單元格,我們可以在引用位置里輸入“2004:2009”按回車即可。這是“定位”功能中最簡單的“引用位置”。下面來看看“定位”的幾個應用(“定位條件”):應用一:定位“公式”在實際工作中,我們會設許多公式,為防止一不小心修改了這些公式,我們會把公式單元格字體設置為其他顏色,一個個去設置當然不符合高效辦公的原則。定位就算幫上大忙了。操作步驟如下:1、編輯/定位/定位條件;2、選擇“公式”/確定,所有的公式單元格被選中;3、格式/單元格/字體/顏色“紅色”/確定;應用二:定位“空值”,定位“常量”在實際工作中,我們會為一個表格每隔一個固定的行數(本例中以一行為例)后面插入一行,一行一行的插入當然也不符合高效辦公的原則。二次定位就能解決此問題,操作步驟如下:1、在表格第一列前面插入一列做為過渡列,在A1處輸入“1”,A2位置為空,選中“A!:A2”,當鼠標移到右下角變為“”形狀時,向下拉,拉的比數據行多;2、選中第一列,“定位”/“定位條件”/“空值”/“確定”,此時你會發現第一列的偶數單元格全部被選中;3、“插入”/“行”4、選中第一列,“定位”/“定位條件”/“常量”/“確定”,此時你會發現第一列的有數值的單元格全部被選中;5、“插入”/“行”這時你會發現除了過渡列的數據外,其他數據行每行下面都多出了一個空白行,這時我們只需刪除這個過渡列,預想的目的就達到了。應用三:定位“最后一個單元格”大的表格中,使用此功能,實現快速移動光標到“最后一個單元格”應用四:定位“可見單元格”在分類匯總下,選定我們需要的單元格后,選擇“復制”按鈕,到指定位置后,選擇“粘貼”按鈕,粘貼的結果不是顯示的結果,而依然是原始數據,這是因為我們在選定的時候,不(|w)Za.m[精英博客0\_)`WI^ERUq僅選定了顯示的單元格,而且隱藏的單元格也被選中了,我們使用“定位”功能就能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1、“定位”/“定位條件”/“可見單元格”;2、“編輯”/“復制”;3、到指定位置后,“編輯”/“粘貼”;4、選中粘貼后的數據,然后“數據”/“分類匯總”/“全部刪除”,我們要的可見單元格即被成功的復制出來了。通過這幾個例子,我們不難明白“定位”是選中單元格的一種方法,只不過它選中的這些單元格區域不集中,用傳統的鼠標選擇效率低難度大,這些單元格雖然分散但本身具有共性或分散的有規律,這些共性或規律就是定位條件窗口下的選擇條件。lzsy下面來看一個關于定位空值的小flash教程:lzsy然后看一個定位空值的具體活用(設計工資條):lzsy再看一個活用定位“公式”,禁止編輯已設定的公式的方法:當EXCEL中含有大量公式時,不僅但心自己或他人修改了這些公式,而且不想讓他人看見這些公式,而其他無公式單元格允許隨意編輯。1、選中表格,當然也可以選中整張工作表;2、選擇“格式”菜單的“單元格”功能的“保護”選項,然后取消“鎖定”;3、再打開“編輯”菜單的“定位”功能(或者直接按CtrlG);4、在彈出的對話框中選擇“定位條件”;5、選擇“公式”,然后點擊“確定”;6、此時,將看到所有帶有公式的單元格都被選中了;7、再次打開“格式”菜單的“單元格”功能的“保護”選項,然后將“鎖定”和“隱藏”全都選中;8、由于只有在工作表被保護的狀態下,保護單元格和隱藏公式才能生效,因此,我們還需要將這張工作表給保護起來,選擇“工具”菜單的“保護”中的“保護工作表”,設置保護密碼。當工作表被保護后,如果在已經設定為鎖定狀態的單元格點擊的話,就會出現工作表被保護的提示,在編輯欄也看不到公式了。但是如果點擊的是未鎖定的單元格,看看是不是仍然可以修改?!好了,大功告成,是不是覺得應用定位功能之后,工作變得很簡單了呢?經過以上處理,就可以保護工作表中的公式了,其他人員只能瀏覽數據,對有公式的單元格不能修改,也不能查看公式。
好了,本文到此結束,如果可以幫助到大家,還望關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