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關于springboot視頻教程很多朋友都還不太明白,不過沒關系,因為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分享關于如何啟動springboot的知識點,相信應該可以解決大家的一些困惑和問題,如果碰巧可以解決您的問題,還望關注下本站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
Java開發大型互聯網-Spring Boot如何集成MyBatis
springboot+mybatis可以說是JAVAweb開發的經典套餐了!
隨著微服務崛起,springboot成為web開發控制層的良好架構!而mybatis早就替代jpa和hibernate成為最流行的ORM映射框架,所以兩者結合成為必然選擇!
先來看下mybatis的優良特性:
1,框架小巧,經過簡單配置就可使用!
2,封裝了原始jdbc,不需要從驅動,連接等類寫起!
3,耦合度低:不需要在代碼層寫SQL,使用xml文件隔離!
4,支持動態sql!
回到正題,springboot集成mybatis有兩種方式全部基于注解,和基于xml配置方式
基于xml的步驟如下:
1,創建項目,添加springboot依賴,mybatis依賴,connecter驅動等!
2,添加配置文件application.yml,配置服務端口,數據庫連接信息,使用mybatis:mapper-locations:classpath:mapping/*.xml配置sql所在路徑進行掃描!
3,增加實體類,DAO層接口,創建數據庫表!
4,在xx.xml文件中配置namespace(接口路徑)將sql和接口進行映射,編寫與接口對應名字的id的sql,開啟接口所在類的掃描注解!
5,編寫service,controller,注入以后進行測試!
基于注解方式的實現方式差不多,不過sql都使用注解寫在了dqo接口上!
mybatis作為配置簡單,性能優良的orm框架,有著愈發廣泛的應用,可以深度掌握下!
本文的Demo,可私信我索要,更多的技術分享,敬請關注。。。
springboot如何掃描第三方jar
您可以通過以下方式讓SpringBoot掃描第三方jar包:
1.在啟動類上加上@ComponentScan注解,告訴Spring去掃描根路徑下的所有spring注解管理的Bean對象(其它第三方依賴jar包以根路徑開頭也會被掃描加載)。
2.使用@Import注解,將第三方jar包中的類導入到Spring容器中。
3.在resources目錄下創建一個META-INF/spring.factories文件,在該文件中配置需要掃描的類或者接口。
springboot怎么配置多個數據源
答:springboot配置多個數據源的操作步驟如下:1.首先在日常開發中我們都是以單個數據庫進行開發,在小型項目中是完全能夠滿足需求的。但是,當我們牽扯到大型項目的時候,單個數據庫。
2.所需的資源SpringbootMybatis-plusAlibabDruid數據庫連接池MySql數據庫。
如何啟動springboot
啟動SpringBoot項目的方式有以下幾種:
1.通過IDE啟動:在IDE中打開項目,找到入口類,右鍵點擊運行即可。不同的IDE啟動方式可能略有不同,可以參考相應的文檔。
2.通過命令行啟動:在項目的根目錄下,使用命令行輸入`mvnspring-boot:run`或`./gradlewbootRun`即可啟動項目。需要確保已經安裝了Maven或Gradle,且配置了相應的環境變量。
3.打包部署:使用Maven或Gradle打包項目,生成可執行的JAR包或WAR包,然后通過命令行啟動。執行命令:`java-jaryour-project.jar`,即可啟動項目。需要注意的是,使用該方式啟動項目時,需要確保已經安裝了Java運行環境,并配置了相應的環境變量。
以上是啟動SpringBoot項目的幾種常見方式,選擇哪種方式啟動視具體情況而定。
SpringBoot整合Mybatis中如何實現事務控制
作為一名資深的CURD程序員,事務控制/事務管理是一項不可避免的工作,也是最常見的一項功能,簡單說,事務管理就是在執行業務操作時,由于數據操作在順序執行的過程中,任何一步操作都有可能發生異常,異常會導致后續操作無法完成,此時由于業務邏輯并未正確的完成,之前成功操作數據的并不可靠,需要在這種情況下進行回退。
1、默認的事務管理配置方式:
在引入相關的依賴之后(比如springboot的web組件依賴、父依賴、mysql驅動依賴以及mybatis依賴等)
<!--springboot整合mybatis--><dependency><groupId>org.mybatis.spring.boot</groupId><artifactId>mybatis-spring-boot-starter</artifactId><version>1.3.0</version></dependency>需要在設計service層的時候,將方法用@Transational注解進行注釋,默認的話在拋出Exception.class異常的時候,就會觸發方法中所有數據庫操作回滾。
而@Transational注解也擁有許多的參數,比如:
rollbackFor:可以指定需要進行回滾的異常,指定Class對象數組,且該Class必須繼承自Throwable;value:用于在多數據源的情況下,進行事務管理器的指定(下面描述下多數據源事務這種情況);noRollbackFor:有rollbackFor自然有noRollbackFor,顧名思義,用于指定不需要進行回滾的異常;readOnly:是讀寫還是只讀事務,默認是false,讀寫;還有許多,不一一描述了....
實例:
@ServicepublicclassTestTransactionalService@AutowiredprivateTestMappertestMapper;@Transactional//當拋出Exception的時候,將進行回滾操作publicintinsertTest(TestEntitytestEntity){testEntity.setName("getout!helloService")returntestMapper.insertOne(testEntity);}}另外,在SpringBoot的啟動類中,需要增加@EnableTransactionManagement注解,用于啟動事務管理。
實例:
@EnableTransactionManagement@SpringBootApplicationpublicclassApplication{publicstaticvoidmain(String[]args){SpringApplication.run(Application.class,args);}}至此,SpringBoot整合Mybatis的單數據源的事務管理便配置完成
2、多數據源的事務配置方式:
第一種方式基本上滿足了普通項目的事務管理功能,但當項目是比較大型的項目的時候(比如電商項目),可能會存在多個數據源,這時候會出現多個事務管理器,也就需要在聲明的時候為不同數據源的數據操作指定不同的事務管理器。
1)首先,需要引入數據源依賴
<!--數據源--><dependency><groupId>com.alibaba</groupId><artifactId>druid</artifactId><version>1.0.19</version></dependency>2)配置properties配置文件(或者yml文件...)
#主數據源,多數據源的情況下,需要指定主數據源,在后續的config中進行,此時我們將#base數據源作為主數據源來看待~spring.datasource.base.jdbc-url=jdbc:mysql://localhost:3306/test1spring.datasource.base.username=rootspring.datasource.base.password=rootspring.datasource.base.driver-class-name=com.mysql.jdbc.Driver#從數據源spring.datasource.second2.jdbc-url=jdbc:mysql://localhost:3306/test2spring.datasource.second2.username=rootspring.datasource.second2.password=rootspring.datasource.second2.driver-class-name=com.mysql.jdbc.Driver3)新增配置類,讀取配置文件,進行數據源的配置
注意,配置類需要對DataSource、DataSourceTransactionManager、SqlSessionFactory、SqlSessionTemplate四個數據項進行配置;
其中DataSource類型需要引入javax.sql.DataSource;
配置主數據源:
如上文所說,當系統中有多個數據源時,必須有一個數據源為主數據源,在配置類中我們使用@Primary修飾。
通過@MapperScan注解對指定dao包建立映射,確保在多個數據源下,自動選擇合適的數據源,而在service層里不需要做特殊說明,否則需要通過@Transactional的value屬性進行指定
@Configuration@MapperScan(basePackages="com.livinghome.base",sqlSessionTemplateRef="baseSqlSessionTemplate",sqlSessionFactoryRef="baseSqlSessionFactory")publicclassBaseDataSourceConfig{/**讀取base數據源**/@Bean(name="baseDataSource")@ConfigurationProperties(prefix="spring.datasource.base")@PrimarypublicDataSourcesetDataSource(){returnDataSourceBuilder.create().build();}@Bean(name="baseTransactionManager")@PrimarypublicDataSourceTransactionManagersetTransactionManager(@Qualifier("baseDataSource")DataSourcedataSource){returnnewDruidDataSource();}@Bean(name="baseSqlSessionFactory")@PrimarypublicSqlSessionFactorysetSqlSessionFactory(@Qualifier("baseDataSource")DataSourcedataSource)throwsException{SqlSessionFactoryBeanbean=newSqlSessionFactoryBean();bean.setDataSource(dataSource);bean.setMapperLocations(newPathMatchingResourcePatternResolver().getResources("classpath:mapper/base/*.xml"));returnbean.getObject();}@Bean(name="baseSqlSessionTemplate")@PrimarypublicSqlSessionTemplatesetSqlSessionTemplate(@Qualifier("baseSqlSessionFactory")SqlSessionFactorysqlSessionFactory)throwsException{returnnewSqlSessionTemplate(sqlSessionFactory);}}配置從數據源:
@Configuration@MapperScan(basePackages="com.livinghome.second2",sqlSessionTemplateRef="zentaoSqlSessionTemplate",sqlSessionFactoryRef="zentaoSqlSessionFactory")publicclassSecond2DataSourceConfig{@Bean(name="second2DataSource")@ConfigurationProperties(prefix="spring.datasource.second2")publicDataSourcesetDataSource(){returnnewDruidDataSource();}@Bean(name="second2TransactionManager")publicDataSourceTransactionManagersetTransactionManager(@Qualifier("second2DataSource")DataSourcedataSource){returnnewDataSourceTransactionManager(dataSource);}@Bean(name="second2SqlSessionFactory")publicSqlSessionFactorysetSqlSessionFactory(@Qualifier("second2DataSource")DataSourcedataSource)throwsException{SqlSessionFactoryBeanbean=newSqlSessionFactoryBean();bean.setDataSource(dataSource);bean.setMapperLocations(newPathMatchingResourcePatternResolver().getResources("classpath:mapper/second2/*.xml"));returnbean.getObject();}@Bean(name="second2SqlSessionTemplate")publicSqlSessionTemplatesetSqlSessionTemplate(@Qualifier("second2SqlSessionFactory")SqlSessionFactorysqlSessionFactory)throwsException{returnnewSqlSessionTemplate(sqlSessionFactory);}}4)到了這里,我們基本的多數據源事務管理便已經完成了(真的)....
對于service層,不需要進行事務管理器的指定,因為我們上面使用了@MapperScan進行了包指定,當然也可以手動指定,方式便是@Transactional(transactionManager="baseTransactionManager")
便可手動指定為base數據源。
另外,還有分布式事務管理,也就是在一次操作中,操作了不同的數據源的情況,對于service而言,便是在一次service里調用了兩個數據源的方法,這種情況常見于微服務架構中,例如電商系統(第二次使用電商系統舉例..)。
從百度上copy了一個簡單的下單流程:
在微服務中,2、3、4步驟是涉及了3個系統以及3個數據庫的,當某個操作出現問題時,會出現多數據源的事務管理問題,傳統的方式是通過將不同數據源的事務都注冊到一個全局事務中(可以通過jpa+atomikos來進行),但有大神告訴我這種方式性能差,具體還未有實踐,不是很清楚。
我說完了...因為對微服務架構學習還在進行中,所以對于分布式事務問題我還沒有太多的理解和實踐,等我回來....
同時,歡迎大神為我指點明路??!
——沒事待在家里不出門的居家程序員。(我不想脫發!)springboot如何把數組存入mysql
SpringBoot可以通過使用JdbcTemplate或者MyBatis進行對MySQL數據庫進行操作,如果要將數組存入到MySQL中,可以通過如下步驟進行實現:
1.建立一個連接MySQL的數據源和對應的JdbcTemplate對象(或者使用MyBatis配置連接)。
2.創建一個MySQL表,使其有足夠的字段來存儲數組元素。若以字符串形式存儲,則可定義一個包含數組元素的字符串類型的字段;若以獨立的行存儲,則可定義多個字段,每個字段存儲一個數組元素。
3.將數組轉換為字符串(以逗號分隔的方式),或者單獨插入MySQL表中的各個字段中,組成MySQL表字段對應的數據并執行SQL語句。
如果要將數組的每個元素分別插入到不同的行中,則可以使用for循環遍歷數組,分別為每個元素執行SQL插入操作進行實現。
需要注意的是,在向數據庫插入數組或其他類型的數據時,要注意防止SQL注入等安全問題。為此,一般建議在提交數據前先使用參數化查詢等方式對數據進行驗證和轉換。
OK,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