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關于進程和線程的區別簡答很多朋友都還不太明白,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分享關于多線程和多進程的區別的知識,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
操作系統中,線程與任務有什么區別
1.操作系統是一種管理硬件資源以及為應用程序提供硬件抽象的一種軟件。如果把硬件想象成一間屋子的框架,那么操作系統就是這間屋子的裝飾。
2.程序是一系列保存在存儲器上的靜態的指令和數據。
3.進程是一個容器,這個進程包含運行一個程序所需的各種資源。典型的進程包含:一個私有的地址空間、要運行的程序、至少一個線程、打開的文件描述符、進程標志符。
4.線程是CPU調度和執行的單位,一個進程要運行其中的程序必須至少擁有一個線程。具有多個線程的程序稱為多線程程序。
5.一個任務是用戶提交給操作系統完成的作業,一個任務可能包含一個多個進程。
進程和程序有什么區別
進程概念和程序概念最大的不同之處在于:
1、進程是動態的,而程序是靜態的。
2、進程有一定的生命期,而程序是指令的集合,本身無“運動”的含義。沒有建立進程的程序不能作為1個獨立單位得到操作系統的認可。
3、1個程序可以對應多個進程,但1個進程只能對應1個程序。進程和程序的關系猶如演出和劇本的關系。
4、進程和程序的組成不同。從靜態角度看,進程由程序、數據和進程控制塊(PCB)三部分組成。而程序是一組有序的指令集合。程序是對于用戶而言,也可以叫做軟件。進程是對于程序員而言,是操作系統的概念。進程(Process)是計算機中的程序關于某數據集合上的一次運行活動,是系統進行資源分配和調度的基本單位,是操作系統結構的基礎。程序,是管理方式的一種,是能夠發揮出協調高效作用的工具,在我們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或者說現代化建設中,應該充分重視它的作用,應該不斷地將我們的工作從無序整改到有序。
python多進程和多線程的區別
進程和線程的主要差別在于它們是不同的操作系統資源管理方式。進程有獨立的地址空間,一個進程崩潰后,在保護模式下不會對其它進程產生影響,而線程只是一個進程中的不同執行路徑。線程有自己的堆棧和局部變量,但線程之間沒有單獨的地址空間,一個線程死掉就等于整個進程死掉,所以多進程的程序要比多線程的程序健壯,但在進程切換時,耗費資源較大,效率要差一些。但對于一些要求同時進行并且又要共享某些變量的并發操作,只能用線程,不能用進程。
1)簡而言之,一個程序至少有一個進程,一個進程至少有一個線程
2)線程的劃分尺度小于進程,使得多線程程序的并發性高。
3)另外,進程在執行過程中擁有獨立的內存單元,而多個線程共享內存,從而極大地提高了程序的運行效率。
4)線程在執行過程中與進程還是有區別的。每個獨立的線程有一個程序運行的入口、順序執行序列和程序的出口。但是線程不能夠獨立執行,必須依存在應用程序中,由應用程序提供多個線程執行控制。
5)從邏輯角度來看,多線程的意義在于一個應用程序中,有多個執行部分可以同時執行。但操作系統并沒有將多個線程看做多個獨立的應用,來實現進程的調度和管理以及資源分配。這就是進程和線程的重要區別。
如何來理解python中的進程和線程
進程是操作系統分配的資源,比方說啟動一個應用程序就會啟動一個進程,而線程是在一個進程中啟動的模擬多個任務同時進行的程序。線程可以看作是輕量級的進程。也就是說,進程是在操作系統級別上運行的多個任務,而線程是在進程級別上運行的多個任務。
Linux系統中,C語言程序屬于進程嗎進程和程序之間是什么關系
C語言程序員編寫的代碼可以編譯為程序,程序通常存放在磁盤等存儲介質中。在Linux中,處于運行期的程序被稱作“進程”。
進程雖說進程是處于運行期的程序,但是進程并不僅僅局限于可執行的C語言代碼(Linux稱其為代碼段,textsection),它還包括其他資源,例如用于存放全局變量的數據段(datasection)、具有內存映射的內存地址空間、要處理的數據、掛起的信號、打開的文件,可能還會包括多個執行線程等等。
事實上,進程是Linux操作系統抽象概念的最基本的一種,Linux最基礎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管理系統中繁雜的各種進程。
上面提到的“執行線程”通常被簡稱為“線程”,它被進程包含,同一個進程可能有多個線程,每個線程都有自己獨立的程序計數器、進程棧以及相關的進程寄存器。雖說Linux內核管理的是進程,但其實最小的調度單位是線程。
早期傳統的Unix系統中,一個進程只能包含一個線程,所以當時進程調度和線程調度其實結果是一致的。
線程如今的操作系統中,進程包含多個線程是非常常見的。Linux與一些其他操作系統不同,它對進程和線程并不明確區分,對于Linux來說,線程不過是一種比較特殊的進程而已。
包括Linux,現代操作系統一般都會為進程提供兩種虛擬機制:虛擬處理器和虛擬內存。讀者應注意“虛擬”一詞,多個進程可能共同使用一個CPU和內存,但是“虛擬機制”會讓進程活在楚門的世界一樣,自以為自己獨占CPU和全部內存。
應注意,線程之間可以共享虛擬內存,但是它們仍然擁有各自的虛擬CPU。
到這里,讀者應該明白了,編譯器生成的C語言程序本身并不是進程。進程實際上是處于運行期的程序,與相關資源的總和。
事實上,無論是程序不同,還是執行時的數據不同,都會產生不同的進程。舉例來說,同樣一個C語言程序,是可以產生兩個不同的進程的——它們的運行資源可能是不同的。反過來也是一樣的,多個不同的進程也可以共享同一份資源,例如打開同一個文件,映射同一塊內存空間等。
進程的產生與消亡可能有讀者認為,直接執行一個程序不就產生新進程了嗎?這樣說沒有錯,但是不夠本質。在Linux操作系統中,通過fork()系統調用可以復制現有進程,并產生新進程。調用fork()的進程一般被稱作“父進程”,而fork()產生的新進程則被稱作“子進程”。
fork()調用結束時,會從Linux內核返回兩次:一次返回到父進程,父進程恢復運行。一次返回到子進程,子進程開始執行,在這之后,父子進程的進程資源彼此隔離,不再共享。
不過一般來說,如果有需求創建新的進程,一般都是為了執行不同的新的程序。這一過程通過exec()函數族可以方便實現,它們可以為新程序創建新的地址空間,然后加載程序執行。
Linux操作界面的shell終端其實也是一個進程,通過shell輸入的執行新程序命令(如./a.out)產生的新進程其實都是對應shell終端的子進程。
程序既然有新生,也就會有死亡,程序運行結束后,通過exit()系統調用退出運行,這個函數會殺死進程,并且將其占用的資源釋放,通知其父進程“死亡信息”。父進程則可以通過wait()函數族接收子進程的“死亡信息”,并著手為子進程做后續的“收尸工作”,避免子進程編程“僵尸進程(zombie)”。
“僵尸進程”很難殺死,但是留著“僵尸進程”又會白白浪費系統資源。
進程pcb和線程tcb區別
進程pcb和線程tcb包含的字段不同。具體如下:
1、進程PCB包含的字段是進程ID,進程組ID,父進程和子進程,堆指針,程序計數器,調度狀態(運行,就緒,阻塞),權限(允許進程的系統資源)訪問),通用寄存器的內容和打開的文件。
2、線程TCB包含的字段(寄存器值,堆棧指針,程序計數器,調度狀態),以及一些特定值,如線程id和指向包含該線程的進程的指針。請注意,線程之間沒有保護。
關于進程和線程的區別簡答和多線程和多進程的區別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