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來為大家解答以下的問題,關于c語言課程設計怎么做,大一c語言通訊錄管理系統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大一c語言學習有哪些建議
給大一新生學習C語言的一些建議:
1.學習要有持之以恒的決心以及良好的耐心,培養善于思考、謙遜好學的好習慣。
2.C語言課本(譚浩強版本)搭配郝斌C語言課程教學視頻(B站上有)。
3.理論與上機相結合,切忌只學理論而不上手操作。
4.學習初期盡可能地多模仿一些經典的代碼,提升自己的編程速度和代碼積累量。
5.掌握幾大核心內容(循環、函數、指針等)以降低程序的可重用性,使自己的代碼精簡干練。
以上是我的幾點建議,希望題主能夠牢牢打好C語言的基礎!
為什么這么多人不喜歡譚浩強的C語言程序設計
很大一部分同學學不好C語言,把罪責歸于“譚浩強寫的書錯誤很多”這實在是很搞笑。譚浩強老先生1934年生,現在已經80歲了。他1958年從清華大學自動控制系畢業,那年24歲。要知道C語言是1972年推出的,計算機都是大型機,原始又笨重,當時譚浩強學自動化控制這一專業可以說是比較尖端的。光從這一點上,就可以說,他是同時代人里非常非常聰明的那一類人。
現在許多人批評譚浩強的《C程序設計》的一個重要理由是“不符合C99標準”。但我們要知道DennisM.Ritchie在1972年才推出C語言的第一個版本(當時譚浩強38歲),那時的C語言并不成熟。事實上C語言的第一次標準化一直到1989年才完成(俗稱C89),請注意那時候譚浩強已經55歲了!55歲,你退休了沒?而更重要的是,1989年那個時候,互聯網的發展即使是在全球來看,也是非常非常初級的,更別說國內。因此信息獲取的渠道極其狹窄。舉個例子大家就能明白,我們現在瀏覽網頁所用的萬維網協議,就是在1989年那一年,由當時在歐洲粒子物理實驗室的TimBerners-Lee和他的同事一起發明的。也就是說,一直到譚浩強55歲退休的時候,C語言才剛剛完成了第一版本的標準化,而整個世界的互聯網甚至還不支持通過瀏覽器來瀏覽!時間再往后十年,到了1999年的時候,C99標準終于問世。但因為這一標準比較新,大部分編譯器還不能支持其中的許多特性。因此大部分沿用的還是C89的特性。
在這樣的背景下,第二年,譚浩強的《C程序設計》出版了,而這一年,譚浩強已經66歲了。拋開譚浩強66歲依然寫作這一點不談,若是站在當時的背景下來看待,事實上這本書也還是可讀,可學,有價值的。但軟件行業發展飛快,現在高校若繼續沿用這一教材,就不合時宜了。譚浩強的《C程序設計》這本教材好不好?現在的觀點來看當然不好。現在想學習C語言的人,不推薦采用他的書。但這主要是因為軟件行業發展快速,他的書籍內容較老導致的。我們可以就書論書,但有些不明就里的同學從書出發指責譚浩強“不懂編程,水平低”等等,就是不對的了。
我也學了C語言,為什么不能編出程序
哥們看你要想編什么程序了。
如果你現在能在控制臺打印出hello,world,那么你就編出了一個程序。要知道很多牛逼的程序都是這種控制臺的,所以從你學C語言開始,就不存在編不出程序這種問題。
屁哥認為你想說的是沒能編出可視化界面的程序吧,如QQ,網易云音樂等等。兄弟,你現在之所以認為自己編不出程序,還是因為你學的知識太少了!一個合格的程序員僅僅學一門語言是不夠的,一般比較出名的程序員都能熟練使用3門以上的語言,至少精通一門語言!
屁哥也是程序員,主要做iOS系統的軟件。不過現在屁哥大約會5種語言,當然不是很熟練,不過要是有要求,屁哥可以用這些語言隨時上項目。
編程語言的側重點不同,所服務的程序也不同。如你學的C,主要是用來做底層的應用,偏系統級的開發,注重效率,真正用C語言寫程序的都是大牛。其他的,像java可以做服務器后端,安卓手機app,跨平臺的桌面程序等等,方便快捷;c++可以做偏重效率的程序,如QQ就用了大量的c++,還有大型的3D游戲等;c#主要服務windows系統,可以做網站,桌面程序(win平臺),手機(winphone,已死),游戲(基于u3d引擎)等等;Objective-C(ios,mac等蘋果程序,屁哥的本命語言);至于其他的php,Python,ruby,js,go,swift各有各的功用,在這里屁哥就不一一列舉了~
編程是一門枯燥的工作,同時又是一門富有藝術創造的工作,想要成為好的程序員唯有不斷的學習,沒有止境!
純手打,屁哥呈現。
應該怎樣學習c語言
我給你的一點兒建議:
1.換一本教材,不要用譚浩強的書,書里錯誤不少,而且會導致很惡劣的代碼風格。
2.上來不必把字符在內存中的存儲全部搞懂,可以慢慢來。
3.關鍵字沒有幾個,無非幾個英文縮寫。你也可以在以后的代碼中使用漢語拼音,不過是個代碼可讀性的問題。英語很簡單,真的很簡單。
4.實在沒興趣可以學點別的,例如Python。
我在高中的時候接觸編程,當時是為了參加信息學競賽,我入門的語言是C語言。如果現在再讓我選擇一次,我可能會告訴初學者:可以選擇Python。C語言有些地方對新手不夠友好,語法繁瑣,++、指針這些會讓新手頭大。
我入門的教材選擇的是譚浩強的《C語言編程》,老先生是國內的元老,然鵝這本書真是錯誤很多,我在學習這本書的過程中挑出了20幾個錯誤,直接導致我對C語言的好多特性模棱兩可,例如指針的指針。后來,我看到了英文原版的C語言教程之后,就很少再翻中文書了。所以,建議英文還可以的朋友直接去看原版,再不濟讀個翻譯版本也是可以的。
教材我推薦一本《CPrimerPlus》,很好但是很厚,另一本書是ZedShaw的《笨辦法學C語言》。重點推薦ZedShaw這一本,有實例并且帶有詳細的講解,還有課后練習,既具有啟發性又有實用性。這本書剛上來可能會讓新手覺得略困難,但是堅持讀下去,你會發現作者寫的正是一個準程序員的學習之路。學好一門語言往往不止讀一本書,所以多讀幾本。
教材有了,如何進行學習?
把書上的例子全部在機器上敲一遍。
合上你的教科書,根據對程序的理解,把程序“默寫”出來,然后去實現你想象中的“酷炫效果”。
把你的練習題換一種思路表達出來。
到網上各大高校的OJ系統去做練習。
同時,各大平臺不乏講解C語言的課程,但我認為初學階段應該以看書為主,看視頻為輔。另外補充一個網站http://www.runoob.com/,在這里你可以找到相關材料。同時,當你在學習的過程中發現了問題,一定要善用搜索引擎,多去逛逛博客園、CSDN這些網站,這樣才能有進步。
譚浩強的《C程序設計》,為什么現在國內各大高校還再用它當做教材使用
譚浩強的《C程序設計》,早在90年代我開始學編程的時候就開始用,我認為在九幾年的時候,它是把C語言的知識點介紹的全面細致的教材,當然了現在已經到了數字化、智能化時代,很多教材編寫者都在此教材基礎上不斷的創新,所以首先感謝譚浩強教授,使我們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來實現自己的想法。
當然了,譚教授的教材現在依然經典、知識點全面細致,這也是各大高校還在使用的原因之一。我本人也是教材和實驗開發者,目前開發C語言類的課程和實驗主要主要結合芯片開發、嵌入式系統開發、工業軟件建模領域。C語言的廣泛使用得益于芯片開發、嵌入式開發、智能傳感器、工業軟件建模等系統開發的興起,大家可以查看TIOBE軟件開發排行榜,C語言超過JAVA高居榜首。這么多的課程在用C語言實現,譚教授的教材又很經典,這是原因之二。
上邊我提到了,隨著物聯網智慧城市逐步深入社會,制造業產業升級,各種工業軟件都需要C語言,廣大的制造業技術人員都在迫不及待的想學一門和硬件打交道的語言,那么譚教授的C語言教材是制造業技術人員的一個不錯的選擇。
好了,文章到此結束,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