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鐵們,大家好,相信還有很多朋友對于excel常用公式一覽表和excel計算占比的函數公式的相關問題不太懂,沒關系,今天就由我來為大家分享分享excel常用公式一覽表以及excel計算占比的函數公式的問題,文章篇幅可能偏長,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excel累計階梯函數公式
方法一:使用SUM函數
具體公式為:=SUM($S$2:S2)
累計值的計算原理:=A1+A2+...+An
因此,需要鎖定起始值($S$2即鎖定S2單元格),如果不鎖定,在自動填充公式時,公式中的單元格會同步變化。
3
/3
方法二:使用N函數
用N函數計算累計值,更簡單。
具體公式為:=S2+N(T1)
累計值的計算原理:=累計值(1~An-1)+An,
使用N(T1)就不用擔心T1是非數值的情況,當T1為文本時,N(T1)=0.
excel最常用公式
Excel中最常用的公式可能因不同的用途而有所不同,但是以下是一些Excel用戶經常使用的公式:
SUM(求和函數):SUM函數可以計算一列或一行數字的總和。
AVERAGE(平均函數):AVERAGE函數可以計算一列或一行數字的平均值。
COUNT(計數函數):COUNT函數可以計算一列或一行數字的數量。
IF(條件函數):IF函數可以根據一個或多個條件返回不同的結果。
VLOOKUP(查找函數):VLOOKUP函數可以在一個特定的值在另一個表格中查找,并返回對應的結果。
INDEX(公式):INDEX函數可以返回一個表格或數組中的行或列的值。
MAX最大值函數):MAX函數可以返回一列或一行數字的最大值。
MIN(最小值函數):MIN函數可以返回一列或一行數字的最小值。
LEFT(左函數):LEFT函數可以從一列數字中提取指定數量的字符。
RIGHT(右函數):RIGHT函數可以從一列數字中提取指定數量的字符。
這些公式只是Excel中常見的一些函數之一,實際上Excel中還有很多其他的函數,例如用于數據分析、圖表制作等。
excel正確的公式形式
1、每個函數都以等號(=)開頭
如果省略等號,則鍵入的內容會顯示為文本或日期。例如,如果鍵入SUM(A1:A10),則Excel會顯示文本字符串SUM(A1:A10)并且不會計算該公式。如果鍵入11/2,則Excel會顯示一個日期,如“11月2日”或“2009年11月2日”,而不是11除以2。
2、所有左括號和右括號匹配
請確保所有括號都成對出現。在公式中使用函數時,函數中的每個括號都必須位于正確的位置,這一點很重要,因為這樣函數才能正常工作。例如,公式=IF(B5<0),"Notvalid",B5*1.05)將不能工作,因為此處有兩個右括號而只有一個左括號。正確的公式類似于:=IF(B5<0,"Notvalid",B5*1.05)。
3、輸入所有必需參數
有些工作表函數具有必需參數(參數:函數中用來執行操作或計算的值。參數的類型與函數有關。函數中常用的參數類型包括數字、文本、單元格引用和名稱。),而有些函數(如PI)則不需要參數。此外,還要確保沒有輸入過多的參數。例如,UPPER函數只接受一個文本字符串作為其參數。
4、輸入正確類型的參數
有些工作表函數(如SUM)要求使用數字參數。而有些函數(如REPLACE)則要求其參數至少有一個為文本值。如果將錯誤類型的數據用作參數,則Excel就可能會返回意外結果或顯示錯誤。
5、函數的嵌套不超過64層
可以在函數中最多輸入(或嵌套)64層函數。例如,公式=IF(SQRT(PI())<2,"Lessthantwo!","Morethantwo!")包含三個函數:PI函數嵌套在SQRT函數內,后者又嵌套在IF函數內。
6、用單引號將其他工作表名稱引起來
如果公式中引用了其他工作表或工作簿中的值或單元格,并且這些工作簿或工作表的名稱中包含非字母字符(例如空格),那么必須用單引號(')將其名稱括起來。
7、在公式中引用工作表名稱時,在其后放置一個感嘆號(!)
例如,若要在同一工作簿中名為QuarterlyData的工作表中返回單元格D3的值,請使用下面的公式:='QuarterlyData'!D3。
8、包含外部工作簿的路徑
請確保每個外部引用(外部引用:對其他Excel工作簿中的工作表單元格或區域的引用,或對其他工作簿中的定義名稱的引用。)都包含工作簿的名稱和路徑。
9、對工作簿的引用包括該工作簿的名稱且必須用方括號([])括起來。此引用必須還包含工作簿中相應工作表的名稱。
例如,若要包含對名為Q2Operations.xlsx的工作簿(當前在Excel中處于打開狀態)中名為Sales的工作表上A1至A8單元格的引用,則公式如下所示:=[Q2Operations.xlsx]Sales!A1:A8。
如果要引用的工作簿在Excel中未打開,仍然可以在公式中包含對此工作簿的引用。您可以提供此文件的完整路徑,如下面的示例所示:=ROWS('C:\MyDocuments\[Q2Operations.xlsx]Sales'!A1:A8)。此公式返回另一工作簿中A1至A8單元格區域內的行數(8)。
提示:如果完整路徑中包含空格字符,則如上例中所示,必須將路徑用單引號引起來(在路徑開頭處工作表名稱后面,感嘆號之前)。
10、避免除數為零
將某個單元格除以包含零或不包含值的單元格會導致#DIV/0!錯誤。
統計員常用的excel函數公式
一、數字處理
1、取絕對值
=ABS(數字)
2、取整
=INT(數字)
3、四舍五入
=ROUND(數字,小數位數)
二、判斷公式
1、把公式產生的錯誤值顯示為空
公式:C2
=IFERROR(A2/B2,"")
說明:如果是錯誤值則顯示為空,否則正常顯示。
2、IF多條件判斷返回值
公式:C2
=IF(AND(A2<500,B2="未到期"),"補款","")
說明:兩個條件同時成立用AND,任一個成立用OR函數。
三、統計公式
1、統計兩個表格重復的內容
公式:B2
=COUNTIF(Sheet15!A:A,A2)
說明:如果返回值大于0說明在另一個表中存在,0則不存在。
2、統計不重復的總人數
公式:C2
=SUMPRODUCT(1/COUNTIF(A2:A8,A2:A8))
說明:用COUNTIF統計出每人的出現次數,用1除的方式把出現次數變成分母,然后相加。
四、求和公式
1、隔列求和
公式:H3
=SUMIF($A$2:$G$2,H$2,A3:G3)
或
=SUMPRODUCT((MOD(COLUMN(B3:G3),2)=0)*B3:G3)
說明:如果標題行沒有規則用第2個公式
2、單條件求和
公式:F2
=SUMIF(A:A,E2,C:C)
說明:SUMIF函數的基本用法
10個最好用的excel求和公式
以下是10個常用的Excel求和公式:
SUM:用于求和一列或多列數字,例如:=SUM(A1:A10)。
SUMIF:用于根據條件求和一列或多列數字,例如:=SUMIF(A1:A10,">=60")。
SUMIFS:用于根據多個條件求和一列或多列數字,例如:=SUMIFS(A1:A10,B1:B10,"=Math",C1:C10,">=60")。
AVERAGE:用于求一列或多列數字的平均值,例如:=AVERAGE(A1:A10)。
AVERAGEIF:用于根據條件求一列或多列數字的平均值,例如:=AVERAGEIF(A1:A10,">=60")。
AVERAGEIFS:用于根據多個條件求一列或多列數字的平均值,例如:=AVERAGEIFS(A1:A10,B1:B10,"=Math",C1:C10,">=60")。
MAX:用于求一列或多列數字的最大值,例如:=MAX(A1:A10)。
MIN:用于求一列或多列數字的最小值,例如:=MIN(A1:A10)。
COUNT:用于計算一列或多列數字的數量,例如:=COUNT(A1:A10)。
COUNTIF:用于根據條件計算一列或多列數字的數量,例如:=COUNTIF(A1:A10,">=60")。
以上是10個常用的Excel求和公式,您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適合的公式進行使用。
好了,本文到此結束,如果可以幫助到大家,還望關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