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協議屬于ip/tcp分層的哪層
IP屬于TCP/IP協議第三層,網絡層。
TCP/IP層次模型共分為四層:應用層、傳輸層、網絡層、數據鏈路層(網絡接口層)。
網絡層,有時也稱作互聯網層,處理分組在網絡中的活動,例如分組的選路。在TCP/IP協議族中,網絡層協議包括IP協議(網際協議),ICMP協議(internet互聯網控制報文協議),以及IGMP協議(internet組治理協議)。
iso七層模型和tcp/ip協議的作用和區別
相似之處:它們都采用了層次體系結構,每一層實現的特定功能大體相似
差別:在層的數量上:OSI模型有七層,而TCP/IP協議模型只有四層
OSI模型在網絡層支持無連接和面向連接的通信,但在傳輸層僅有面向連接的通信
TCP/IP模型在網間網層只有一種通信模式,在傳輸層支持兩種模式
(兩者的協議標準是不相同,TCP/IP協議要簡單得多,ISO/OSI協議在數量上也要遠遠大于TCP/IP協議)
向遠程ftp上傳文件的過程中,用到TCP/IP協議中四層的哪些協議
FTP一般是通過建立兩個TCP連接來完成文件傳輸。因此傳輸層用的主要就是TCP協議。(如果是TFTP則是UDP協議了)
在網絡層IP協議是必須的。而上層使用的TCP,可靠傳輸,則必然也有使用ICMP,對出錯的數據報能有報告機制。
ARP和RARP其實從原理上說,應該也屬于網際層。
若果本次FTP傳輸兩端的機器有局域網情形,則必然有ARP協議使用到。。而RARP,主要是針對無盤工作站,目前的情形,比較難碰到吧。
tcpip各層的名稱
網絡接口層、網際層、傳輸層和應用層。TCPIP傳輸協議,即傳輸控制網絡協議,也叫做網絡通訊協議。它是在網絡的使用中的最基本的通信協議。
TCPIP傳輸協議對互聯網中各部分進行通信的標準和方法進行了規定。并且,TCPIP傳輸協議是保證網絡數據信息及時、完整傳輸的兩個重要的協議。TCPIP傳輸協議是嚴格來說是一個四層的體系結構,應用層、傳輸層、網絡層和數據鏈路層都包含其中。
TCP/IP協議族的四層:應用、傳輸、網絡、鏈路該如何區分
TCP/IP協議族包含了很多功能各異的子協議。為此我們也利用上文所述的分層的方式來剖析它的結構。 TCP/IP層次模型共分為四層:應用層、傳輸層、網絡層、數據鏈路層。 應用層:應用程序間溝通的層,如簡單電子郵件傳輸(SMTP)、文件傳輸協議(FTP)、網絡遠程訪問協議(Telnet)等。 傳輸層:在此層中,它提供了節點間的數據傳送服務,如傳輸控制協議(TCP)、用戶數據報協議(UDP)等, TCP和UDP給數據包加入傳輸數據并把它傳輸到下一層中,這一層負責傳送數據,并且確定數據已被送達并接收。 互連網絡層:負責提供基本的數據封包傳送功能,讓每一塊數據包都能夠到達目的主機(但不檢查是否被正確接收),如網際協議(IP)。 等)來傳送數據。
osi參考模型下四層封裝的名稱
四層的話一般指tcp/ip協議的四層模型。
分別為數據鏈路層,網絡層,傳輸層,應用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