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來為大家解答springboot日志輸出這個問題,springboot異步調用方法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如何讓Springboot程序后臺運行在linux中
大家好,我叫souvc,在互聯網公司做技術研發,業余時間做了一個小系統,其中技術就用到了SpringBoot。下面我來分享一下如何讓SpringBoot程序后臺運行在Linux系統中。
下面我們來說說服務器上該如何來配置。實際上,實現的方法有很多種,這里就列舉一種比較好用的方式:
一、我們直接通過命令的方式直接運行java-jarspring-boot-1.0-SNAPSHOT.jar只要控制臺關閉,服務就不能訪問了。
那么我們可以通過nohup命令,啟動后臺程序,并把日志輸出到某個文件夾。
命令如下:
nohupjava-jarspring-boot-1.0-SNAPSHOT.jar>log.file&
說明:
bash中0、1、2三個數字分別代表STDIN_FILENO、STDOUT_FILENO、STDERR_FILENO,即標準輸入(一般是鍵盤),標準輸出(一般是顯示屏,準確的說是用戶終端控制臺),標準錯誤(出錯信息輸出)。
二、把這些命令組合成腳本1.查看端口號占用情況
netstat-tunlp|grep8888
tcp000.0.0.0:88880.0.0.0:*LISTEN6031/java
2.查看該進程詳細信息
ps-aux|grep6031
root60310.117.83628464691844?Sl00:240:40java-jaronefamily-0.0.1-SNAPSHOT.jar
root77690.00.0112648964pts/1S+10:150:00grep--color=auto6031
3.結束該進程
kill-96031
那么,通過以上的命令,我們可以把這些命令組合成一個簡單的腳本,方便啟動!
新建一個start.sh文件,把該文件內容填寫到里面取,然后通過./start.sh,啟動即可。
希望能幫到大家,如果覺得有用,幫忙點個贊,謝謝!
如需要學習SpringBoot相關的技術,可以點擊關注我,不定期分享SpringBoot技術。
springboot jar包在linux下運行,log4j日志,中文亂碼怎么辦
解決方法:如果是log4j.properties為配置文件,比如:log4j.appender.A1=org.apache.log4j.RollingFileAppenderlog4j.appender.A1.File=all.log
運維日志太多,不方便查看怎么辦
一個非常好的問題。日志是軟件系統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尤其是生產環境,一旦出現問題,首先是日志中的錯誤信息觸發預警系統,然后通過郵件、短信甚至電話通知的方式報警給系統負責人。
在排查修復問題階段,開發測試人員通常也要查看系統日志,分析故障原因。
一,如何收集日志?ELK是常見的日志管理系統,包括ElasticSearch,LogStash,Kibana三個服務,架構示意圖如下:
以Java+SpringBoot開發為例,SpringBoot集成LogBack,通過LogBack將日志發送到LogStash,統一收集運行信息。
二,如何查看分析系統日志?在ELK系統中,Kibana是一個圖形化展示工具,根據配置的查詢條件,運維、開發都可以搜索指定日志信息。
我是工作多年的Web應用架構師,歡迎關注我,了解更多IT專業知識。
springboot2集成mybatis SQL異常不提示
存在問題因為有可能是配置文件沒有正確配置或者缺少必要的依賴,導致SQL異常沒有被捕獲并提示出來。可能需要檢查配置文件中的mybatis配置是否正確,同時檢查是否有必要的依賴。此外,還可以查看日志來了解更多詳細信息,以便更好地解決問題。
責任鏈在spring boot 中的使用
在SpringBoot中,責任鏈模式可以通過使用攔截器(Interceptor)來實現。攔截器是Spring框架提供的一種機制,用于在請求處理過程中進行攔截和處理。
以下是在SpringBoot中使用責任鏈模式的一般步驟:
創建攔截器類:創建多個攔截器類,每個攔截器類負責處理特定的請求或業務邏輯。這些攔截器類應該實現Spring框架的HandlerInterceptor接口。
配置攔截器:在SpringBoot的配置類中,通過實現WebMvcConfigurer接口,并重寫addInterceptors方法來配置攔截器。在addInterceptors方法中,按照需要的順序添加攔截器。
定義攔截器執行順序:在配置攔截器時,可以通過實現Ordered接口或使用@Order注解來定義攔截器的執行順序。較小的值表示較高的優先級。
處理請求:當請求到達時,SpringBoot會按照配置的順序依次調用每個攔截器的preHandle、postHandle和afterCompletion方法。您可以在這些方法中編寫自定義的邏輯來處理請求。
通過以上步驟,您可以在SpringBoot中實現責任鏈模式,將請求傳遞給不同的攔截器進行處理。每個攔截器可以根據需要進行處理,或者將請求傳遞給下一個攔截器。
關于springboot日志輸出和springboot異步調用方法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