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

nginx負載均衡的5種策略?面試nginx負載均衡原理

這篇文章給大家聊聊關于nginx負載均衡的5種策略,以及面試nginx負載均衡原理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zk負載均衡部署指南

你好,我的應用現在部署方式是這樣的,2臺tomcat部署webservice,用nginx做負載均衡,前端通過ajaxcallservice,nginx通過負載策略轉發.想知道如果用zookeeper能否取代nginx做負載均衡

nginx負載均衡原理

Nginx負載均衡的原理是根據請求的負載大小及服務器的可用性,將客戶端請求分發到多個服務器上進行處理,以提高資源利用率和系統的可用性。具體來說,Nginx作為反向代理服務器,通過配置upstream模塊進行負載均衡,根據配置的算法(如輪詢、權重、IPhash等)將請求分發到指定的服務器上。同時,Nginx還可以實現基于健康檢查機制的動態負載均衡,通過定期檢查服務器的可用性,將請求分發到可用的服務器上,提高系統的可用性。此外,Nginx還支持對HTTP請求進行流量控制和限速,以及基于HTTP協議的會話保持等功能,為高負載、高并發情況下的服務提供高效、穩定的解決方案。

用nginx這個反向代理服務器實現負載均衡,集群幾臺服務器,同時協作完成一個任務,這樣的情景下就是分布式嗎

先說結論,可以利用Nginx的反向代理能力,集合幾個負責不同功能的server節點,從而實現分布式;也可以利用Nginx的負載均衡能力,集合幾個相同功能的server節點,從而實現服務的高穩定性。

目前Nginx已經逐漸成為平臺服務必不可少的一環,就是因為它的反向代理與負載均衡能力滿足了開發者對產品服務高可用性以及模塊解耦的需求。

接下來我們分別來解釋反向代理與負載均衡。

反向代理

反向代理是針對服務器端。對于用戶來說,他只知道反向代理服務器的地址,但是反向代理服務器后面通常指向了多個服務器,負責了相同或者不同的模塊。Nginx會根據conf文件中配置的正則表達式來解析用戶實際請求的urlpath,然后再將請求轉發至不同的服務器進行處理,最后再將請求結果返回給用戶。這個過程就叫做反向代理,因此可以看做將不同的能力,不同的server整合到一個host和ip,從而減少用戶的使用負擔,也是對用戶更加友好。

負載均衡

與反向代理相對應的是負載均衡。

我通過一個例子來解釋,當一臺服務器能夠承受的qps只有2000,但是當前用戶量激增,qps達到了3500,在不修改代碼不優化的情況下如何解決呢。

我們可以再布置一臺server,兩臺服務器一起處理請求,從整體上來看,qps就達到了4000。但是兩臺服務器有不同的ip,我們總不能在擴容后和用戶說,你的第奇數個請求發到8080端口,第偶數個請求發送到8082吧。

如何處理這個問題呢?這就用到了負載均衡。

我們可以在Nginx的conf文件中為同一個類型的path配置指向兩臺服務器地址,這樣對于用戶來說,他依然只需要請求Nginx的地址即可,Nginx會根據當前兩臺服務器的情況決定將請求轉發給哪一個。這樣布置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如果其中一個節點宕機了,只要另一個節點還活著,從用戶的角度,整個服務就還能夠運轉,因為Nginx會將請求轉給有正常反饋的server。

我曾經嘗試過,在兩臺服務器一樣壓力的情況下,請求是均勻分給兩個不同的服務器的。

基于我相信大家已經對我說的“利用Nginx的反向代理能力,集合幾個負責不同功能的server節點,從而實現分布式;也可以利用Nginx的負載均衡能力,集合幾個相同功能的server節點,從而實現服務的高穩定性”有了進一步的了解了。

以上是我的淺見,歡迎大家在下方評論留言。

我是蘇蘇思量,來自BAT的Java開發工程師,每天分享科技類見聞,歡迎關注我,與我共同進步。

負載均衡有幾種方法

早期的互聯網應用,由于用戶流量比較小,業務邏輯也比較簡單,往往一個單服務器就能滿足負載需求。隨著現在互聯網的流量越來越大,稍微好一點的系統,訪問量就非常大了,并且系統功能也越來越復雜,那么單臺服務器就算將性能優化得再好,也不能支撐這么大用戶量的訪問壓力了,這個時候就需要使用多臺機器,設計高性能的集群來應對。負載均衡方案的三種實現策略:

??一、多臺服務器是如何去均衡流量、如何組成高性能的集群的呢?

??負載均衡(LoadBalancer)是指把用戶訪問的流量,通過「負載均衡器」,根據某種轉發的策略,均勻的分發到后端多臺服務器上,后端的服務器可以獨立的響應和處理請求,從而實現分散負載的效果。負載均衡技術提高了系統的服務能力,增強了應用的可用性。

??二、負載均衡方案有幾種?

??目前市面上最常見的負載均衡技術方案主要有三種:

??1、基于DNS負載均衡

??2、基于硬件負載均衡

??3、基于軟件負載均衡

??三種方案各有優劣,DNS負載均衡可以實現在地域上的流量均衡,硬件負載均衡主要用于大型服務器集群中的負載需求,而軟件負載均衡大多是基于機器層面的流量均衡。在實際場景中,這三種是可以組合在一起使用。下面來詳細講講:

??三、基于DNS負載均衡

??1、基于DNS來做負載均衡其實是一種最簡單的實現方案,通過在DNS服務器上做一個簡單配置即可

??其原理就是當用戶訪問域名的時候,會先向DNS服務器去解析域名對應的IP地址,這個時候我們可以讓DNS服務器根據不同地理位置的用戶返回不同的IP。比如南方的用戶就返回我們在廣州業務服務器的IP,北方的用戶來訪問的話,我就返回北京業務服務器所在的IP。

??在這個模式下,用戶就相當于實現了按照「就近原則」將請求分流了,既減輕了單個集群的負載壓力,也提升了用戶的訪問速度。

??使用DNS做負載均衡的方案,天然的優勢就是配置簡單,實現成本非常低,無需額外的開發和維護工作。

??但是也有一個明顯的缺點是:當配置修改后,生效不及時。這個是由于DNS的特性導致的,DNS一般會有多級緩存,所以當我們修改了DNS配置之后,由于緩存的原因,會導致IP變更不及時,從而影響負載均衡的效果。

??另外,使用DNS做負載均衡的話,大多是基于地域或者干脆直接做IP輪詢,沒有更高級的路由策略,所以這也是DNS方案的局限所在。

??2、基于硬件負載均衡

??硬件的負載均衡那就比較牛逼了,比如大名鼎鼎的F5NetworkBig-IP,也就是我們常說的F5,它是一個網絡設備,你可以簡單的理解成類似于網絡交換機的東西,完全通過硬件來抗壓力,性能是非常的好,每秒能處理的請求數達到百萬級,即幾百萬/秒的負載,當然價格也就非常非常貴了,十幾萬到上百萬人民幣都有。

??因為這類設備一般用在大型互聯網公司的流量入口最前端,以及政府、國企等不缺錢企業會去使用。一般的中小公司是不舍得用的。

??采用F5這類硬件做負載均衡的話,主要就是省心省事,買一臺就搞定,性能強大,一般的業務不在話下。而且在負載均衡的算法方面還支持很多靈活的策略,同時還具有一些防火墻等安全功能。但是缺點也很明顯,一個字:貴。

??3.基于軟件負載均衡

??軟件負載均衡是指使用軟件的方式來分發和均衡流量。軟件負載均衡,分為7層協議和4層協議。

??網絡協議有七層,基于第四層傳輸層來做流量分發的方案稱為4層負載均衡,例如LVS,而基于第七層應用層來做流量分發的稱為7層負載均衡,例如Nginx。這兩種在性能和靈活性上是有些區別的。

??基于4層的負載均衡性能要高一些,一般能達到幾十萬/秒的處理量,而基于7層的負載均衡處理量一般只在幾萬/秒。

??基于軟件的負載均衡的特點也很明顯,便宜。在正常的服務器上部署即可,無需額外采購,就是投入一點技術去優化優化即可,因此這種方式是互聯網公司中用得最多的一種方式。

nginx js實現動態負載均衡配置

通過設置特定的策略,使nginx將請求按策略分配到不同的后端服務器一般可以使用IP分流、服務器壓力分流等方法IP分流可以將請求來源IP在某個范圍內的請求傳遞給相同的后端服務器壓力分流可以根據后端服務器壓力的不同,而分配給后端壓力相對較小的后端服務器

關于本次nginx負載均衡的5種策略和面試nginx負載均衡原理的問題分享到這里就結束了,如果解決了您的問題,我們非常高興。

返回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