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語言程序員找不到工作是怎么回事應該怎么辦
寫過幾年的代碼,易語言對于一些英語不行的小伙伴來講算是一種福音,也算是過了編程的一把癮。坦白來講易語言還不屬于主流的編程開發語言,所謂的主流就是用的人,維護的人多,語言才能跟得上時代的潮流,現在軟件發展主流的高度集成化,模塊化,每個功能的實現不需要從頭開始搞,因為前面已經集成了很多類庫可以使用了,直接集成化拿來使用。目前易語言這種生態鏈還沒有健全,用的多貢獻的少,發展道路還是非常崎嶇。
易語言能做點什么?1.滿足編程的興趣,對于一些英語基礎薄弱的小伙伴,易語言算是一種曙光。畢竟不懂英語還能編寫代碼這種自豪感還是相當不多的。
2.做一些工具類的軟件,對于非專業的程序員用途還是非常大,常見的可以用于學生和老師在教學或者演示一些簡單功能時候使用,比如有些可以做個通訊類的軟件,簡單的數據通訊,對于辦公室人員可以簡單集成一些統計功能,極大的提高工作效率。
3.易語言在國內絕大部分都用來做游戲的輔助,這類的應用占據了大約百分80以上的份額。但這種軟件基本上黑產性質的,很難作為主流語言作為正向引導作用,所以很多人用這語言悶聲發財,游戲外掛和輔助現在已經立法,原則上講國家是禁止的,但由于排查起來非常費勁或者來講數額不是十分覺得,所以很多存在僥幸心理的人還在做著這類事情。
為什么很多不用易語言開發項目?1.生態鏈問題。絕大部分的項目還是主流編程語言的天下,主要涉及到生態鏈問題,畢竟大家已經習慣在c/c++/java/php/python等主流編程語言開發,而且很多成熟的開源框架已經被廣泛使用中,作為企業來講對于已經非常熟悉的框架,沒有必要也沒有動力為了迎合所謂的狹義的愛國主義來切換成易語言。
生態鏈的屬于雙向的行為,使用的程序員多,同時參與維護的程序員也會多,帶來了更多的好用的編程庫或者框架,能極大的提升編程的效率,更加容易積累,現在編程語言已經不純粹是技術類的問題了,主要還是要廣大程序員的支持力度,已經習慣的編程行為很難在短時間內有所改變。
2.易語言誕生之初為了解決英語基礎不好的人能夠做編程,并沒有真正意義的對接主流編程語言體系。任何一種編程能夠流行首先要趕上大潮流,能夠解決當前編程領域需要亟需解決的難點,順勢而為。
站在廣大企業角度,能從節省成本,縮減編程時間提升編程效率出發,這是一種編程語言能夠有生命力的前提,換句話來講企業切換成易語言能給企業帶來多大的好處,解決了這點問題自然就能解決掉使用人少的問題。
如果自己玩學習易語言還是可以的,從方便找工作的角度考慮還是以學習主流語言為主,資料多,企業招收的人員也多。
希望能幫到你。
0基礎建議學什么編程語言
零基礎建議學什么編程語言?這個要視情況和用途而定,比較簡單、也容易學習的就是html、python和易語言,下面我分別簡單介紹一下:
01、html又名超文本標記語言,日常生活中我們所見到的各種網頁都是基于html開發而來,不管是靜態網頁,還是動態網頁,最終展示在用戶面前的都是html渲染的結果,如果你想從事于web開發,或者想搭建一個小型網站,那么html是基礎也是必不可少的,零基礎入門來說,非常容易,主要以記憶為主,包括常用的標簽、屬性等,只要熟悉使用,很快就能掌握:
02、python說起python,相信許多朋友一定非常熟悉,膠水型的語言,第三方庫強大,幾乎涉及計算機的各行各業,機器學習、數據分析、測試運維、網絡爬蟲、自動化辦公等,都可以找到python的影子,各種框架層出不窮,相比較c++、java等編程語言,python語法靈活、易學易懂,設計之初就是面向大眾,降低編程入門的門檻,如果你需要一門簡單易用、無所不能的編程語言,那么python就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
03、易語言這是一門國產編程語言,如果你本身不熟悉或者不了解英文,那易語言就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語法結構以及基本組件都是基于中文開發,非常符合國人思想,即使是零基礎的小白也能很快掌握,但使用面會非常窄,更多用于游戲插件或者個人桌面小軟件,幾乎沒有公司采用這門語言作為開發,而且易語言本身是收費的:
目前,就分享這3個比較適合零基礎小白的編程語言,具體學習哪門編程語言,要視情況和用途而定,比較寬泛的就是python,各種資料、庫和框架非常齊全,而且隨著機器學習、人工智能的興起,python的用途會越來越廣,網上也有相關教程和資料,介紹的非常詳細,感興趣的話,可以搜一下,希望以上分享的內容能對你有所幫助吧,也歡迎大家評論、留言進行補充。
如何用易語言在手機上進行編程需要用什么軟件
強烈建議不要繼續學習“易語言”編寫程序,
目前編程語言非常多,當然全部的語句都是簡單的英文單詞構成,漢字的就是獨有的易語言。
建議先還學C語言,從ifelse,whilebreak,dowhilebreak,forbreak,switchcasebreak這組語句開始入門學習。
實際上易語言也就是這幾條的漢化。
雖然目前python語言比較火爆,但C語言依然是編程語言中的戰神,它是以前編程語言膜拜的神!
偌大的中國,為什么沒有自己的編程語言(易語言除外)
計算機初期,計算機的內存普遍都很小,而存儲一個中文字符需要比英文字符大4倍的存儲空間,所以這個時候自然不會使用中文來編程,至少當時硬件條件不允許這么做,如果使用中文編程,將造成很大的資源浪費。
其次,英文較中文而言更易學也更簡單。畢竟,英文能夠成為當代的國際語言是有一定原因的。所以,混跡在01世界的程序員即使國籍不同,也不約而同地將英文作為溝通的橋梁。試想,一個學中文都費勁的老外,想一個函數名稱都會犯難,還指望他能夠快樂的編程嗎?而讀代碼對他們而言又是另一種折磨。本身是要學編程的,卻讓人在大門口暈了頭腦,還會有多少人抱有興趣?
另外,中國計算機技術發展較晚,很多底層的東西或者框架的東西都已經成型并也很完善了,如果要用中文重新來進行一套設計,吃力不討好。因此,在前人的基礎上進行開發,不失為一種更好的選擇
易語言做軟件要錢嗎
使用易語言不用要錢,只不過如果你做好一個軟件想發給別人用,你就要通過編譯變成EXE可執行文件,而使用編譯就需要你先經過購買才可以使用
如果你用的是正版,你要先購買,購買流程:打開易語言→找到幫助(按下)→購買易語言→按照流程選擇付款→獲得易語言
如果你用的是破解版(破解版就是不用購買就可以直接是用購買后的效果,就等于已經是購買了)那就不用給錢了
開發一套編程語言有多難
謝謝邀請,
開發一套編程語言,主要存在兩個障礙,其一:任何一種編程語言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所以要搞明白為什么要弄一套新的編程語言,首先一定要有市場需求所在,編程語言如同一個產品,一定有強烈的市場需求,編程語言存在的價值在于生態鏈,只有具備完善的生態鏈才能存活的有意義,現在全球有600多種編程語言,主流的編程語言也就是幾十種,而這些編程語言中,都有強大的社區依托,也就是強大的生態鏈支撐,生命力才會如此的強大。
其二本身的技術實現框架,有些編程語言在誕生之處就能感受到其強大的支配力,可擴展性等等特性,在設計之處越是想的明白,越是框架清晰,后期越容易維護,編程語言底層實現基本上靠的都是C語言,所以社會上很多對于內在不是很了解到人,說到C語言已經是過時的語言了,現在學習意義已經不大的論調,只不過在就業崗位絕對數量上,和java,python等高級編程語言無法比擬,但在一些關鍵崗位上離開了C語言還真不行,編寫編程語言就屬于這類的工作,一定需要強大的C語言做支撐。
現在國內很多人喊著什么時候有一套屬于自己的編程語言,現在的易語言就是迎著這種勢頭發展起來的,雖然很多內行程序員不是很認可這種編程語言,覺得只是包了一層語言了而已,但畢竟有了中文編程的模式,按照這個道理應該這種編程語言,在國內會有一個非常大的發展前景,經過這些年的發展,還是沒有登上主流編程語言的舞臺,倒是現在很多游戲輔助軟件都在用這種編程語言去搞,很多學習易語言的人就是為了做個游戲外掛或者輔助夢想著一天能夠賺大錢,在08年之前制作游戲外掛的人基本上賺了大錢,主要當初針對游戲外掛的法律還不完善,讓很多人鉆了空子,在08年之后基本上從事這方面的人,從臺前轉到了幕后,專心做dll庫文件,從中繼續謀取暴利,所以編程語言的最難的在于如何普及,如何被大眾認可,要成為主流的編程語言首先具備廣泛性,從這點來講英語編程相對來講是比漢語更加有優勢,在傳播性更加容易被接收,從各個層面講,一種編程語言要具備,通用性,兼容性,穩定性等特點。
編程語言的設計不是為了編寫而編寫,首先要迎合科技發展的需要,如同C語言的誕生讓程序員擺脫了用匯編編寫程序的痛苦,java等高級語言的誕生又讓程序員不在用面向過程中的語言,去寫復雜的功能,只需要調用成熟的類庫就可以輕松完成很強大的功能,主要在于編程語言在向高度集成化的方向發展,所以好的編程語言一定順應科技發展大趨勢,只有這樣才能圈更多粉絲,建設更全面的生態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