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各位分享linux內核啟動流程的知識,其中也會對linux啟動順序有幾個階段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如何查看linux內核源代碼
一般在Linux系統中的/usr/src/linux*.*.*(*.*.*代表的是內核版本,如2.4.23)目錄下就是內核源代碼(如果沒有類似目錄,是因為還沒安裝內核代碼)。另外還可從互連網上免費下載。注意,不要總到http://www.kernel.org/去下載,最好使用它的鏡像站點下載。請在http://www.kernel.org/mirrors/里找一個合適的下載點,再到pub/linux/kernel/v2.6/目錄下去下載2.4.23內核。
代碼目錄結構
在閱讀源碼之前,還應知道Linux內核源碼的整體分布情況。現代的操作系統一般由進程管理、內存管理、文件系統、驅動程序和網絡等組成。Linux內核源碼的各個目錄大致與此相對應,其組成如下(假設相對于Linux-2.4.23目錄):
1.arch目錄包括了所有和體系結構相關的核心代碼。它下面的每一個子目錄都代表一種Linux支持的體系結構,例如i386就是IntelCPU及與之相兼容體系結構的子目錄。PC機一般都基于此目錄。
2.include目錄包括編譯核心所需要的大部分頭文件,例如與平臺無關的頭文件在include/linux子目錄下。
3.init目錄包含核心的初始化代碼(不是系統的引導代碼),有main.c和Version.c兩個文件。這是研究核心如何工作的好起點。
4.mm目錄包含了所有的內存管理代碼。與具體硬件體系結構相關的內存管理代碼位于arch/*/mm目錄下。
5.drivers目錄中是系統中所有的設備驅動程序。它又進一步劃分成幾類設備驅動,每一種有對應的子目錄,如聲卡的驅動對應于drivers/sound。
6.ipc目錄包含了核心進程間的通信代碼。
7.modules目錄存放了已建好的、可動態加載的模塊。
8.fs目錄存放Linux支持的文件系統代碼。不同的文件系統有不同的子目錄對應,如ext3文件系統對應的就是ext3子目錄。
Kernel內核管理的核心代碼放在這里。同時與處理器結構相關代碼都放在arch/*/kernel目錄下。
9.net目錄里是核心的網絡部分代碼,其每個子目錄對應于網絡的一個方面。
10.lib目錄包含了核心的庫代碼,不過與處理器結構相關的庫代碼被放在arch/*/lib/目錄下。
11.scripts目錄包含用于配置核心的腳本文件。
12.documentation目錄下是一些文檔,是對每個目錄作用的具體說明。
一般在每個目錄下都有一個.depend文件和一個Makefile文件。這兩個文件都是編譯時使用的輔助文件。仔細閱讀這兩個文件對弄清各個文件之間的聯系和依托關系很有幫助。另外有的目錄下還有Readme文件,它是對該目錄下文件的一些說明,同樣有利于對內核源碼的理解。
在閱讀方法或順序上,有縱向與橫向之分。所謂縱向就是順著程序的執行順序逐步進行;所謂橫向,就是按模塊進行。它們經常結合在一起進行。對于Linux啟動的代碼可順著Linux的啟動順序一步步來閱讀;對于像內存管理部分,可以單獨拿出來進行閱讀分析。實際上這是一個反復的過程,不可能讀一遍就理解。
Linux Kernel (Linux內核)怎么安裝
1、下載新內核源碼:到官網www.kernel.org,下載最新版本linux內核,保存到/usr/src/kernels目錄,大約54MB。
2、#cd/usr/src/kernels
3、#tarjvxflinux-2.6.31.5.tar.bz2
4、進入系統原內核目錄,把其中的隱藏文件.config復制到新內核目錄中。
5、cd進入新內核目錄,然后執行#makeoldconfig此時所有提示均按回車,選項提示都默認。
6、#makexconfig此時彈出一個內核配置窗口,里面全是英文,我看不懂,干脆就直接把這個窗口關掉,繼續往下做。
7、#makebzImage&&makemodules&&makemodules_install&&makeinstall第七步編譯時間比較長,要30到50分鐘不等,要看機器情況了。
8、#uname-r查看內核版本,完成上面步驟后就可以重啟系統了,啟動時會在GRUB菜單里出現新內核選項了。此方法安裝新內核后同時也會保留舊內核,啟動時,可以在新老內核間選擇,相當的實用
Linux 5.3系列內核的開發周期何時結束首個候選發布版本幾時推出
LinusTorvalds已經啟動了Linux5.3內核系列的開發,該系列Linux內核分支將于今年秋季(9月初)到來。不過現在,我們已經迎來了它的首個首選發布(RC1)版本。
據悉,Linux5.2內核系列的兩周合并窗口已經關閉,現已做好大規模部署的準備。與此同時,Linux5.3內核的開發周期已正式啟動,首個候選發布版本可供公眾下載和測試。
【來自:Kernel.org,viaSoftpedia】
LinusTorvalds指出,LinuxKernel5.3RC1是一個較大的版本更新,但還算不上有史以來最大的那一個。其在郵件公告中稱:
從代碼的提交數量上來看,這是一個相當大的版本更新。不過迄今為止最大的一次更新,還是4.9-rc1。此外還有4.12、4.15、以及4.19,這幾個更新的合并窗口也很大。
為了修復一些bug、以便順利向公眾推出RC1,合并工作的起步很是艱難。即便如此,Linux5.3內核系列的前景,看起來還是相當光明的,其加入了諸多令人激動的新功能和增強。
若開發周期內有7個候選發布,我們有望在9月8日下載Linux5.3內核的正式版本。若持續8個RC,那就是9月15日,具體取決于代碼質量和內核開發人員提交的補丁數量。
在此之前,Linux社區可以通過下載、編譯和安裝Linux5.3系列內核的首個候選發布版本,來幫助改進和上報其遇到的任何潛在問題。
感興趣的朋友請移步至Kernel.org下載LinuxKernel5.3RC1,但請記住這是一個預發布版本,并不適合在生產環境中部署和使用。
Linux開機啟動詳解
Linux開機啟動步驟詳解:
1.加載BIOS的硬件,與進行自我測試,并根據依據獲得第一個可啟動的裝置。
2.讀取并運行第一個啟動裝置內MBR的bootLoader(亦即是grub,spfdisk等程序)
3.依據bootloader的配置加載Kernel,Kernel會開始偵測硬件與加載驅
4.在硬件驅動成功后,Kernel會主動呼叫init程序,而init會取得run-level資訊動程序
5.init運行/etc/rc.d/rc.sysinit文件來準備軟件運行的作業環境
6.init運行run-level的各個服務之啟動(script方式)
7.init運行/etc/rc.d/rc.local文件
8.init運行終端機模擬程序mingetty來啟動login程序,最后就等待使用者登陸啦
Linux主提示符怎么進
圖形界面下ctrl+alt+space 如果在linux系統中啟動要見菜單則需要重新修改文件 或者在dos下運行loadlin.exe文件 loadlin.exe是在DOS下的可執行文件,可以在純DOS環境下迅速啟動LINUX,而且無需重新啟動,在光盤的kernels目錄下,復制到DOS分區中,同時還需要復制一份你所使用的LINUX內核文件,都拷貝到DOS分區,在建立一個批處理文件LINUX.BAT,內容: c:loadlinc:vmlinuzroot=/dev/hda1ro 其中假設loadlin.exe,vmlinuz這兩個文件都在c盤根目錄,而root為linux根設備,而且linux處于硬盤第一分區,所以設備名為/dev/hda1。 以后在啟動linux時候直接運行linux.bat就可以了。 以上是linux系統中如何進入linux命令行的方法。
linux內核啟動流程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linux啟動順序有幾個階段、linux內核啟動流程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