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java冒泡排序算法代碼相信很多的網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java實現排序算法也是一樣,不過沒有關系,接下來就來為大家分享關于java冒泡排序算法代碼和java實現排序算法的一些知識點,大家可以關注收藏,免得下次來找不到哦,下面我們開始吧!
一段有序關鍵字怎么執行冒泡排序
初始關鍵字:190126928711438721 第一遍排序后:011926871143872192 第一遍排序后比較了:8次 第二遍排序后:011926114387218792 第二遍排序后比較了:8+7=15次 第三遍排序后:011911264321878792 第三遍排序后比較了:15+6=21次 第四遍排序后:011119262143878792 第四遍排序后比較了:21+5=26次 第五遍排序后:011119212643878792 第五遍排序后比較了:26+4=30次 第六遍排序后:011119212643878792 第一遍排序后比較了:30+3=33次 判斷冒泡排序結束的條件是“在一趟排序過程中沒有進行過交換記錄的操作”, 所以要進行第六遍排序。
冒泡排序的規則
1)基本思想
冒泡排序的基本思想就是:從無序序列頭部開始,進行兩兩比較,根據大小交換位置,直到最后將最大(小)的數據元素交換到了無序隊列的隊尾,從而成為有序序列的一部分;下一次繼續這個過程,直到所有數據元素都排好序。
算法的核心在于每次通過兩兩比較交換位置,選出剩余無序序列里最大(小)的數據元素放到隊尾。
(2)運行過程
冒泡排序算法的運作如下:
1、比較相鄰的元素。如果第一個比第二個大(小),就交換他們兩個。
2、對每一對相鄰元素作同樣的工作,從開始第一對到結尾的最后一對。這步做完后,最后的元素會是最大(小)的數。
3、針對所有的元素重復以上的步驟,除了最后已經選出的元素(有序)。
4、持續每次對越來越少的元素(無序元素)重復上面的步驟,直到沒有任何一對數字需要比較,則序列最終有序。
冒泡排序程序
冒泡排序算法的原理如下:
1、比較相鄰的元素。如果第一個比第二個大,就交換他們兩個。
2、對每一對相鄰元素做同樣的工作,從開始第一對到結尾的最后一對。在這一點,最后的元素應該會是最大的數。
3、針對所有的元素重復以上的步驟,除了最后一個。
4、持續每次對越來越少的元素重復上面的步驟,直到沒有任何一對數字需要比較。
c語言冒泡排序方法默寫
冒泡排序的原理是:從左到右,相鄰元素進行比較。每次比較一輪,就會找到序列中最大的一個或最小的一個。這個數就會從序列的最右邊冒出來。以從小到大排序為例,第一輪比較后,所有數中最大的那個數就會浮到最右邊;第二輪比較后,所有數中第二大的那個數就會浮到倒數第二個位置……就這樣一輪一輪地比較,最后實現從小到大排序。比如對下面這個序列進行從小到大排序:
9021132-5834
第一輪:1)90和21比,90>21,則它們互換位置:
2190132-5834
2)90和132比,90<132,則不用交換位置。3)132和–58比,132>–58,則它們互換位置:
2190-5813234
4)132和34比,132>34,則它們互換位置:
2190-5834132
到此第一輪就比較完了。第一輪的結果是找到了序列中最大的那個數,并浮到了最右邊。比較時,每輪中第n次比較是新序列中第n個元素和第n+1個元素的比較(假如n從1開始)。第二輪:1)21和90比,21<90,則不用交換位置。2)90和–58比,90>–58,則它們互換位置:
21-589034132
3)90和34比,90>34,則它們互換位置:
21-583490132
到此第二輪就比較完了。第二輪的結果是找到了序列中第二大的那個數,并浮到了最右邊第二個位置。第三輪:1)21和–58比,21>–58,則它們互換位置:
-58213490132
2)21和34比,21<34,則不用交換位置。到此第三輪就比較完了。第三輪的結果是找到了序列中第三大的那個數,并浮到了最右邊第三個位置。第四輪:1)–58和21比,–58<21,則不用交換位置。至此,整個序列排序完畢。從小到大的序列就是“–58213490132”。從這個例子中還可以總結出,如果有n個數據,那么只需要比較n–1輪。而且除了第一輪之外,每輪都不用全部比較。因為經過前面輪次的比較,已經比較過的輪次已經找到該輪次中最大的數并浮到右邊了,所以右邊的數不用比較也知道是大的。
Java中的冒泡排序是如何實現的
謝邀。冒泡排序還是比較好理解的,主要是要理解其核心思想。如果從小到大排序,每一輪排序就找出未完成排序序列中的最大值,然后放在最后,直到排序完成為止。
(冒泡排序過程及結果展示)
一般而言,冒泡排序有以下步驟:
設數組長度為N,比較前后相鄰的兩個數據,如果前值大于后值,就將這兩個值交換。
重復以上步驟,從第0個數據到N-1個數據進行遍歷,最大值就會沉在下方。
以上就是冒泡排序的基本思想,按照這個定義很快就能寫出代碼:
測試代碼:
運行結果如下:
0,1,1,2,3,3,4,7,8,9,12,22,65當然,如果序列本身有一部分是有序序列,或者本來就排序已經完成,那么遍歷會帶來不少開銷,可以設置一個布爾值進行開關操作。如果已經完成排序,那么中止遍歷,如果未完成,繼續遍歷。
如果你對學習人工智能和科技新聞感興趣,可以訂閱我的頭條號,我會在這里發布所有與算法、機器學習以及深度學習有關的有趣文章。偶爾也回答有趣的問題,有問題可隨時在評論區回復和討論,看到即回。
(碼字不易,若文章對你幫助可點贊支持~)
c語言如何用冒泡法對固定的數從大到小排序輸出
冒泡法其實就是循環把大的數(或者小的數)往上推冒泡法是非常經典的數組排序算法,只需要兩個循環語句就可以把數組按從大到小或者從小到大排好。就像冒泡泡一樣,把小的(或者大的)往上冒,就可以得到我們需要的結果了。
冒泡法原理以從大到小排序排序為例
先從最前面兩個數開始,比較大小,如果第一個數比第二個數小,就交換位置,否則保持位置不變;接著比較第二個數和第三個數,如果第二個數比第三個數小,就交換位置,否則保持位置不變;依此類推,最小的數就到了最頂端了;接著進行第二輪冒泡,同樣是從前面的兩個數開始比較,因為經過第一輪冒泡后,最小的數已經在最上面的,第二輪冒泡到倒數第二個就可以了。由此可見,N個數的數組,需要進行N-1輪冒泡,第一輪冒泡要進行N-1次比較,第二輪進行N-2次冒泡,依此類推。冒泡法C語言程序以C語言為例,我們可以用兩個for循環實現冒泡法算法。當然除了用for還可以用while哦,大家可以思考一下。
冒泡法排序是不是很有意思呢?如有錯漏,歡迎批評指正哦!
歡迎關注@電子產品設計方案,一起享受分享與學習的樂趣!關注我,成為朋友,一起交流一起學習記得點贊和評論哦!非常感謝!OK,關于java冒泡排序算法代碼和java實現排序算法的內容到此結束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