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給大家聊聊關于選擇排序和冒泡排序的區別,以及C語言編寫一個冒泡排序算法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選擇法排序的優越性
一、冒泡排序已知一組無序數據a[1]、a[2]、……a[n],需將其按升序排列。首先比較a[1]與a[2]的值,若a[1]大于a[2]則交換兩者的值,否則不變。再比較a[2]與a[3]的值,若a[2]大于a[3]則交換兩者的值,否則不變。再比較a[3]與a[4],以此類推,最后比較a[n-1]與a[n]的值。這樣處理一輪后,a[n]的值一定是這組數據中最大的。再對a[1]~a[n-1]以相同方法處理一輪,則a[n-1]的值一定是a[1]~a[n-1]中最大的。再對a[1]~a[n-2]以相同方法處理一輪,以此類推。共處理n-1輪后a[1]、a[2]、……a[n]就以升序排列了。優點:穩定;缺點:慢,每次只能移動相鄰兩個數據。二、選擇排序每一趟從待排序的數據元素中選出最小(或最大)的一個元素,順序放在已排好序的數列的最后,直到全部待排序的數據元素排完。選擇排序是不穩定的排序方法。n個記錄的文件的直接選擇排序可經過n-1趟直接選擇排序得到有序結果:①初始狀態:無序區為R[1..n],有序區為空。②第1趟排序在無序區R[1..n]中選出關鍵字最小的記錄R[k],將它與無序區的第1個記錄R[1]交換,使R[1..1]和R[2..n]分別變為記錄個數增加1個的新有序區和記錄個數減少1個的新無序區。③第i趟排序第i趟排序開始時,當前有序區和無序區分別為R[1..i-1]和R(1≤i≤n-1)。該趟排序從當前無序區中選出關鍵字最小的記錄R[k],將它與無序區的第1個記錄R交換,使R[1..i]和R分別變為記錄個數增加1個的新有序區和記錄個數減少1個的新無序區。這樣,n個記錄的文件的直接選擇排序可經過n-1趟直接選擇排序得到有序結果。優點:移動數據的次數已知(n-1次);缺點:比較次數多。三、插入排序已知一組升序排列數據a[1]、a[2]、……a[n],一組無序數據b[1]、b[2]、……b[m],需將二者合并成一個升序數列。首先比較b[1]與a[1]的值,若b[1]大于a[1],則跳過,比較b[1]與a[2]的值,若b[1]仍然大于a[2],則繼續跳過,直到b[1]小于a數組中某一數據a[x],則將a[x]~a[n]分別向后移動一位,將b[1]插入到原來a[x]的位置這就完成了b[1]的插入。b[2]~b[m]用相同方法插入。(若無數組a,可將b[1]當作n=1的數組a)優點:穩定,快;缺點:比較次數不一定,比較次數越少,插入點后的數據移動越多,特別是當數據總量龐大的時候,但用鏈表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四、縮小增量排序由希爾在1959年提出,又稱希爾排序(shell排序)。已知一組無序數據a[1]、a[2]、……a[n],需將其按升序排列。發現當n不大時,插入排序的效果很好。首先取一增量d(d
c語言中四種排序方法的優劣
在C語言中,常見的四種排序方法是冒泡排序、插入排序、選擇排序和快速排序。以下是它們的優劣比較:
1.冒泡排序(BubbleSort):
-優點:實現簡單,代碼容易理解。對于小規模的數組,效果較好。
-缺點:時間復雜度較高,最壞情況下需要進行多次交換操作。對于大規模亂序的數組,效果較差。
2.插入排序(InsertionSort):
-優點:實現簡單,代碼可讀性好。對于基本有序的數組,效果較好。適合小規模或部分有序的數組。
-缺點:時間復雜度較高,最壞情況下需要進行多次數據的移動操作。對于逆序數組或大規模亂序數組,效果較差。
3.選擇排序(SelectionSort):
-優點:實現簡單,主要操作是交換。對于小規模數組,其實際性能可能比較好。
-缺點:時間復雜度較高,每輪需要遍歷剩余未排序部分找到最小值。對于大規模亂序數組,效果較差。
4.快速排序(QuickSort):
-優點:具有較高的平均時間復雜度,性能較好。常被應用于實際排序問題中。
-缺點:最壞情況下時間復雜度較高,可能退化為O(n^2)。可能會對內存產生較大需求。
綜上,各種排序算法的選擇應根據實際情況來決定。對于小規模或基本有序的數組,冒泡排序、插入排序、選擇排序等簡單的排序方法可能適用。對于需要在海量數據中高效排序的場景,快速排序通常是一個更好的選擇。另外,還有其他高級的排序算法如歸并排序、堆排序等,也可以根據實際需求進行選擇。
為什么冒泡排序要選擇鏈式存儲結構
鏈式存儲序列可以使用冒泡排序,因為冒泡排序算法中只需要比較相鄰兩個節點的大小,而不要求這兩個節點一定在內存中也是相鄰的。
排序擴展和當前選定區別
排序擴展和當前選定在排序算法中有不同的概念和作用。
排序擴展(SortExpanding)是一種基于已有的排序算法進行優化的技術。它通過在排序過程中對已有排序結果進行檢查,發現可能存在已排序的子序列,并利用這些已排序的子序列進行比較和插入,以減少比較和交換的次數,提高排序的效率。排序擴展主要適用于基于比較的排序算法,如插入排序、冒泡排序等。
當前選定(CurrentPivot)是快速排序算法中的一個概念。快速排序通過選擇一個元素作為基準,并根據基準將數組劃分成兩部分,左側的元素都小于基準,右側的元素都大于基準。在快速排序的過程中,當前選定指的是當前選用的基準元素。根據當前選定的基準元素,將數組劃分成兩部分并遞歸地對每個部分進行排序。
總結來說,排序擴展是一種算法優化技術,通過利用已排序的子序列來減少比較和交換次數;而當前選定是快速排序算法中的概念,指的是當前選用的基準元素。
什么是排序
排序是計算機內經常進行的一種操作,其目的是將一組“無序”的記錄序列調整為“有序”的記錄序列。
分內部排序和外部排序,若整個排序過程不需要訪問外存便能完成,則稱此類排序問題為內部排序。
反之,若參加排序的記錄數量很大,整個序列的排序過程不可能在內存中完成,則稱此類排序問題為外部排序。
內部排序的過程是一個逐步擴大記錄的有序序列長度的過程。
選擇排序與冒泡排序區別
1.比較方式不同:在每一次與i有關的for循環里,選擇排序確定了一個受i值影響的元素(鎖定元素),再將該元素與其余元素比較大小,并進行相應的數值交換;而冒泡排序從數組的某一端出發,總是對相鄰的兩個元素進行比較和數值交換。(選擇一動一靜,冒泡兩者均動)
2.篩選結果不同:在兩者均從數組首部開始的情況下,選擇排序優先排出數組中較小的數;冒泡排序優先排出數組中較大的數。
OK,關于選擇排序和冒泡排序的區別和C語言編寫一個冒泡排序算法的內容到此結束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