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

buffer time(clock buffer)

老鐵們,大家好,相信還有很多朋友對于buffer time和clock buffer的相關問題不太懂,沒關系,今天就由我來為大家分享分享buffer time以及clock buffer的問題,文章篇幅可能偏長,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504 Gateway Timeout是什么意思

情況一:由于nginx默認的fastcgi進程響應緩沖區太小造成:這種情況下導致fastcgi進程被掛起,如果fastcgi服務隊這個掛起處理不是很好的話,就可能提示“504GatewayTime-out”錯誤。情況一解決辦法:默認的fastcgi進程響應的緩沖區是8K,可以設置大一點,在nginx.conf里,加入:fastcgi_buffers8128k這表示設置fastcgi緩沖區為8塊128k大小的空間。情況一解決辦法(改進):在上述方法修改后,如果還是出現問題,可以繼續修改nginx的超時參數,將參數調大一點,如設置為60秒:send_timeout60;經過這兩個參數的調整,結果沒有再提示“504GatewayTime-out”錯誤,說明效果還是挺不錯的,問題基本解決。情況二:PHP環境的配置問題這里需要對php-fpm和nginx進行配置修改。因為這種情況下,也會出現“504GatewayTime-out”錯誤提示。情況二解決辦法(php-fpm配置修改):將max_children由之前的10改為30,這樣操作是為了保證有充足的php-cgi進程可以被使用。將request_terminate_timeout由之前的0秒改成60秒,這樣使php-cgi進程處理腳本的超時時間提高到60秒,可以防止進程被掛起以提高利用效率。情況二解決辦法(nginx配置修改):為了減少fastcgi的請求次數,盡量維持buffers不變,要更改nginx的幾個配置項,如下:將fastcgi_buffers由464k改為2256k;將fastcgi_buffer_size由64k改為128k;將fastcgi_busy_buffers_size由128k改為256k;將fastcgi_temp_file_write_size由128k改成256k。情況二解決辦法修改完,需要重新加載php-fpm和nginx的配置,然后再進行測試。之后就沒有發現“504GatewayTime-out”錯誤,效果也還是不錯的。

ufc主持人布魯斯巴佛開場白

布魯斯巴佛的開場白通常是:

“Ladiesandgentlemen,wearelive!”(女士們先生們,我們正在直播!)這句話是他的經典開場白,也是UFC比賽的標志性語言之一。

這句話的原因是因為UFC比賽是一個真正的現場體驗,觀眾可以在現場感受到比賽的緊張氣氛和激烈的競爭。

布魯斯巴佛的開場白也是為了提醒觀眾,比賽正在直播,讓他們更加專注于比賽的內容。

此外,布魯斯巴佛的開場白也是為了增加比賽的緊張感和期待感。

他的聲音和語調都非常有力,讓觀眾感受到比賽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這也是為什么他的開場白成為了UFC比賽的標志之一。

西門子toffl指令用法

1、LD(Load裝載):動合觸點

2、LDN(LoadNot不裝載):動斷觸點

3、A(And與動合):用于動合觸點串聯

4、AN(AndNot與動斷):用于動斷觸點串聯

5、O(Or或動合):用于動合觸點并聯

6、ON(OrNot或動斷):用于動斷觸點并聯

7、=(Out輸出):用于線圈輸出

8、OLD(OrLode):塊或

9、ALD(AndLode):塊與

10、LPS(LogicPush):邏輯入棧

11、LRD(LogicRead):邏輯讀棧

12、LPP(LogicPop):邏輯出棧

13、NOT(not并非):非

14、NOP(NoOperationPerformed):無操作

15、AENO(AndENO):指令盒輸出端ENO相與

16、S(Set放置):置1

17、R(Reset重置,清零):清零

18、P(Positive):上升沿

19、N(Negative):下降沿

20、TON(On_DelayTimer):接通延時定時器

21、TONR(RetentiveOn_DelayTimer):有記憶接通延時定時器

22、TOF(Off_DelayTimer):斷開延時定時器

23、CTU(CountUp):增計數器

24、CTD(CountDown):減計數器

25、CTDU(CountUp/CountDown):增減計數器

26、ADD(add加):加

注意

//ADD_I(_I表示整數)

ADD_DI(DI表示雙字節整數)

ADD-R(R表示實數)

它們都是加運算只是數的大小不同。

27、SUB(Subtract減去,減少):減

28、MUL(Multiply):乘

29、DIV(Divide):除

30、SQRT(Squareroot):求平方根

31、LN(NapierianLogarithm自然對數):求自然對數

32、EXP(Exponential指數的):求指數

33、INC_B(Increment增加):增1

//其中_B代表數據類型還有W(字節)、DW雙字后面幾個都是這樣的。

34、DEC_B(Decrement減少):減1

35、WAND_B(Wordand與命令):邏輯與

36、WOR_B(Wordor或命令):邏輯或

37、WXOR_B(Wordexclusiveor異或命令):邏輯異或

38、INV_B(Inverse相反):取反

39、MOV_B(Move移動):數據傳送

40、BLKMOV_B(BlockMove塊移動):數據塊傳送

41、SWAP(Swap交換):字節交換

42、FILL(Fill填充):字填充

43、ROL_B(RotateLeft循環向左):循環左移位

44、ROR_B(RotateRight循環向右):循環右移位

45、SHL_B(ShiftRight移動向左):左移動

46、SHR_B(ShiftRight移動向右):右移動

47、SHRB(Shiftbuffer移動緩存):寄存器移位

48、STOP(Stop停止):暫停

49、END/MEND(End/Mend):條件/無條件結束

50、WDR(Watchdogreset):看門狗復位

51、JMP(Jump跳):跳轉

52、LBL(Label位置):跳轉標號

53、FOR(For循環):循環

54、NEXT(Next再下去):循環結束

55、SBR(SubprogramRegulating子程序控制):子程序調用

56、SBR_T(SubprogramRegulatingTake):帶參數子程序調用

57、SCR(SequenceControl順序控制):步開始

58、SCRT(SequenceControlTransfer順序控制轉移):步轉移

59、SCRE(SequenceControlEnd順序控制結束):步結束

60、AD_T_TBL(Adddatatotable添加數據到表格中):填數據表

61、FIFO(FirstinFirstout先進先出):先進先出

62、LIFO(LastinFirstout后進先出):后進先出

63、TBL_FIND(TableFind表格查找):表查找

64、BCD_I(BinaryCodedDecimal_I二進制編碼的十進制):BCD碼轉整數

65、I_BCD(I_BinaryCodedDecimaL):整數轉BCD碼

66、B_I(Bittoint):字節轉整數

67、I_B(inttobit):整數轉字節

68、DI_I(Doubleinttoint):雙整數轉整數

69、I_DI(inttodoubleint):整數轉雙整數

70、ROUND(Round取整):實數轉雙整數

71、TRUNC(Trunc截取):轉換32位實數整數部分(舍去小數取整)

72、DI_I(doubleinttoint):雙整數轉實數

73、ENCO(Encode編碼):編碼

74、DECO(Decode譯碼):譯碼

75、SEG(Segmentdecoder分斷譯碼器):七段顯示譯碼器

76、ATH(ASCII碼turnhex):ASCII碼轉16進制

77、HTA(Hexadecimaltoascii):16進制轉ASCII碼

78、ITA(//inttoascii):整數轉ASCII碼

79、DTA(//doubleinttoascii):雙整轉ASCII碼

80、RTA(//realtoascii):實數轉ASCII碼

81、ATCH(//attach):中斷連接

82、DTCH(Depatch):中斷分離

83、HDEF(Highspeedcounterdefinition):高速計數器定義

84、HSC(HighSpeedCounter高速計數器):啟動高速計數器

85、PLS(Pulse脈沖):脈沖輸出

86、READ_RTC(Readrealtimeclock讀實時時鐘):讀實時時鐘

87、SET_RTC(Setrealtimeclock):寫實時時鐘

88、XMT(Transmitter):自由發送

請教為什么一般先修setup再修hold

都可以,一般來說setuptime比holdtimeviolation難修,因為hold只要地方,插buffer就好了,setup卻不一定能修掉,

nmon參數詳解

NMON中的各項參數指標:

1.SYS_SUMM:顯示當前服務器的總體性能情況

TotalSystemI/OStatistics:

Avgtpsduringaninterval:顯示采集間隔內磁盤平均I/O次數,該值等于SheetDISK_SUMM中IO/sec列的平均值。

Maxtpsduringaninterval:顯示采集間隔內磁盤最大I/O次數,該值等于SheetDISK_SUMM中IO/sec列的最大值。

Maxtpsintervaltime:顯示磁盤最大I/O所在時間點。

TotalnumberofMbytesread:顯示采集間隔內磁盤讀的總兆字節數,可能是nmon的bug,該值并不準確,并且使用LVM劃分的虛擬磁盤可能會存在重復統計。

TotalnumberofMbyteswritten:顯示采集間隔內磁盤寫的總兆字節數,該值并不準確,理由同上。

Read/WriteRatio:顯示TotalnumberofMbytesread/TotalnumberofMbyteswritten的值。實時讀寫比率

IO/sec:僅顯示磁盤IO/sec的圖,不包括Network的I/O。每秒鐘輸出到物理磁盤的傳輸次數

CPU:

Users%:顯示采集間隔內所有CPU在UserMode下的Time占比(Avg、Max)。

Sys%:顯示采集間隔內所有CPU在SystemMode下的Time占比(Avg、Max)。

Wait%:顯示采集間隔內所有CPU處于空閑且等待I/O完成的時間比例(Wait%是CPU空閑狀態的一種,當CPU處于空閑狀態而又有進程處于D狀態(不可中斷睡眠)時,系統會統計這時的時間,并計算到Wait%里),Wait%不是一個時間值,而是時間的比例,因此在同樣I/OWait時間下,服務器CPU越多,Wait%越低,它體現了I/O操作與計算操作之間的比例。對I/O密集型的應用來說一般Wait%較高,且SheetPROC中Blocked也較高,這時需關注是什么導致了過多的進程等待。

Idle%:顯示采集間隔內所有CPU處于空閑Time的占比(Avg、Max)。

CPU%:顯示采集間隔內所有CPU的user%+system%。

2.AAA

顯示當前服務器基本信息,如操作系統版本,當前LPAR名,采集時間和次數等

3.StrayLines

顯示本次nmon分析文件中未生成的采集值。

4.BBBP

MemTotal:顯示當前服務器物理內存大小,本服務器有8063180KB≈7874MB左右。

MemFree:顯示當前服務器的空閑內存大小,本服務器有5052336KB≈4934MB左右。

Buffers:顯示當前服務器Buffer(在內存中要寫到磁盤上的)緩存的大小,本服務器有459108KB≈448MB左右,注意,這里的數值僅是采集初期的靜態值,具體Buffer的變化還需要看SheetMEM。

Cached:顯示當前服務器Cache緩存的大小(從磁盤讀取到內存的),本服務器有1032572KB≈1008MB左右。,這里的數值僅是采集初期的靜態值,具體Buffer的變化還需要看SheetMEM。

SwapCached:顯示當前服務器Swap空間已緩存的大小,本服務器尚未使用到Swap空間。

SwapTotal:顯示當前服務器Swap空間大小,本服務器有8385532KB≈8189MB左右。

SwapFree:顯示當前服務器Swap空閑空間大小,本服務器Swap空間都空閑。

由于執行nmon時所屬系統組權限不同,因此BBBP里磁盤的信息可能會缺失,如截圖一是root權限執行nmon生成文件后顯示的磁盤信息,可以看到每個磁盤的大小及磁盤下的分區用途。

5.CPU_ALL

顯示當前服務器所有CPU在采集時間段內的利用率,按時間及User%、System%、Wait%顯示。

一般情況下CPU利用率里User%應占70%左右,Sys%應占30%左右,如果Sys%或Wait%占比等于或超過了User%則應該關注是什么引起了過多的系統消耗,可能是大量的Disk或NetworkI/O。

6.CPU_SUMM

顯示當前服務器所有CPU的利用率,當前服務器共有4個CPU(Core),每個CPU負載有所不同。

7.DISK_SUMM

按采集時間顯示所有磁盤和分區的Read/Write的速率(KB/s)和所有磁盤和分區的I/O率。某一采集時間點的IO/sec等于SheetDISKXFER中該時間點上所有磁盤和分區的IO/sec之和。因此,這一時間點上的I/O值是重復的!另外,本Sheet中的I/O不包括NFS里的I/O。

OK,關于buffer time和clock buffer的內容到此結束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返回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