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關于常量元素微量元素有哪些很多朋友都還不太明白,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分享關于人體十四種微量元素的知識,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
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分別是哪些
按含量占生物總重量萬分之一的比率劃分大量元素(majorelement,macroelement)指含量占生物總重量萬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包括C、H、O、N、P、S、K、Ca、Mg等。其中C為最基本元素,C、H、O、N為基本元素,C、H、O、N、P、S這六種元素的含量占到了原生質總量的97%,稱為主要元素。亦稱大量養分(macronutrien)、宏量元素。是指水培時的培養液中必須供應的數量較大的元素而言。其中鈣、鎂、鉀、氮、硫和磷等的鹽類,每升中的含量分別以0.2—1.0克左右為適宜。相反,很久以來就已經知道鐵是不可缺少的元素,其濃度保持在數十萬分之一即足。另外,由于藥品的精制與水培技術的進步,又相繼確定了一些不可缺少的元素,如鋅、錳、銅、硼、鉬等,其適宜的濃度為數百萬分之一左右。鐵及鐵以下各種元素稱為微量元素(microelement)或微量養分(micronutrien)。大量元素一般是指“氮磷鉀”,植物生長必須的三大元素。比如:“美艷鉀”內含的“氧化鉀、硝態氮、氧化磷”是作物生長所必須的三大元素。微量元素是相對主量元素(大量元素)來劃分的,根據寄存對象的不同可以分為多種類型,目前較受關注的主要是兩類,一種是生物體中的微量元素,另一種是非生物體中(如巖石中)的微量元素。人體中存在量極少,低于人體體重0.01%的礦物質稱為微量元素。人體每日對微量元素的需要量很少,但對人體來說必不可少。微量元素(traceelement),又名痕量元素,未有統一認可的定義。習慣上把研究體系(礦物巖石等)中元素含量大于1%稱為常量元素或主要元素(majorelement),把含量在1%-0.1%之間等那些元素稱為次要元素(minor,subordinate)元素,而把含量小于0.1%稱為微量元素,或稱痕量元素。有人把次要元素也看作微量元素,這取決于研究者的興趣和對研究問題的幫助。有人認為,在地殼和地球物理中除了O、Si、Al、Fe等幾個豐度最大等元素外,其余的可稱為微量元素。我們又把人體中存在量極少,低于人體體重0.01%,稱為微量元素。具有一定生理功能,并且必須通過食物攝取的微量元素稱為必需微量元素。所謂微量元素也是相對的,因研究對象不同而異。例如,在偉晶巖中,許多地殼豐度極低的元素可以達到相當程度的富集。如一般情況下鋯屬于微量元素,但是在鋯石中它成為主要元素。多數場合下元素鉀、鈉是常量元素,但在隕石中它們的含量屬于微量元素,而鎳則被視為主要元素。因此,當我們討論微量元素時,必需要指出其所在的體系。1990年FAO/IAEA/WHO三個國際組織的專家委員會重新界定必須微量元素的定義并按其生物學的作用將其分為三類:(1)人體必需微量元素,共8種,包括碘、鋅、硒、銅、鉬、鉻、鈷、鐵。(2)人體可能必須的元素,共5中,包括錳、硅、硼、釩、鎳。(3)具有潛在的毒性,但在低劑量時,可能具有人體必需功能的元素,共7種包括氟、鉛、鎘、汞、砷、鋁、錫。
地球化學中的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指的是哪些
人體是由40多種元素構成的,根據元素在體內含量不同,可將體內元素分為兩類:
其一為常量元素,占體重的99.9%,包括碳、氫、氧、磷、硫、鈣、鉀、鎂、鈉、氯等10種,它們構成機體組織,并在體內起電解質作用;
其二為微量元素,占體重的0.05%左右,包括鐵、銅、鋅、鉻、鈷、錳、鎳、錫、硅、硒、鉬、碘、氟、釩等14種,這些微量元素在體內含量雖然微乎其微,但卻能起到重要的生理作用。人體必需微量元素共8種,包括碘、鋅、硒、銅、鉬、鉻、鈷、鐵。微量元素是指在機體內其含量不及體重萬分之一的元素。
中考化學常量元素
常量元素:人體中,含量(質量分數)在0.01%以上的元素,有:C、H、O、N、Ca、P、S、K、Mg、Na、Cl等這些元素。
微量元素:人體中,含量(質量分數)在0.01%以下的元素,有:Fe、Cu、Zn、Cr、Co、F、I、Se、Mn、Mo等這些元素。
注意:微量元素中的非必需元素有:Al、Ba、Ti
微量元素中的有害元素有:Hg、Pb、Cd
人體中必需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劃分標準
常量元素,占人體總重量1/10000以上,每人每日需要量在100mg以上。這類元素包括,碳、氫、氧、氮、鈣、硫、磷、鈉、鉀、氯、鎂11種。
微量元素每人每日需要量在100mg以下。可分為必需微量元素和非必需微量元素。必需的有鐵、銅、錳、鋅、鉻、鈷、鉬、Ni、V、Si、Sn、Se、I、F。
非必需的微量元素中屬于可能必需的有Sr、Rv、As、B;屬于無害的微量元素有Ti、Ba、Nb、Zr;有害的有Cd、Hg、Pb、Al。
人體微量元素與常量元素劃分標準
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均屬于構成機體的元素,都為人體必需元素,但二者在含量、組成、功能上有所不同。
常量元素:又稱宏量元素,一般指含量占體重0.01%以上的元素,包括氧、碳、氫、氮、鈣、磷、鉀、硫、鈉、氯、鎂這11種,前4者主要以有機物質形式存在,后7者則主要以無機鹽形式存在。常量元素參與機體構成及生理功能的實現。
微量元素:又稱痕量元素,一般指含量占體重0.01%~0.005%以下的元素,包括鐵、碘、鋅、硒、銅、鈷、鋇、氟等20余種,其中有10種為必需微量元素。微量元素的生理功能主要表現為協助運輸宏量元素,同時還參與酶、激素、核酸、維生素的代謝過程。
常量元素微量元素有哪些和人體十四種微量元素的問題分享結束啦,以上的文章解決了您的問題嗎?歡迎您下次再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