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

解決河內塔問題最有效的策略是?解決河內塔問題的思維過程

人們?yōu)槭裁匆捎脝l(fā)式策略:

1.原因:縮短問題解決和決策的時間。啟發(fā)式策略是受已有知識經(jīng)驗的啟發(fā)而直接選擇一個可能正確的方案。它可能使問題很快地得到解決,但也可能得不出正確的結論

2.下面是幾種常用的啟發(fā)式策略:

①手段-目的分析法。是指將需要達到的問題的目標狀態(tài)分成若干子目標,通過實現(xiàn)一系列的子目標最終達到總目標。它的基本步驟是:a.比較初始狀態(tài)和目標狀態(tài),提出第一個子目標;b.找出完成第一個目標的方法或操作;c.實現(xiàn)子目標;d.提出新的子目標。如此循環(huán)往復,直至問題解決。著名的河內塔實驗就是典型的運用手段-目的分析法解決問題的例子。

②逆向搜索。逆向搜索是指從問題的目標狀態(tài)開始搜索直至找到通往初始狀態(tài)的通路或者方法。逆向搜索更適合于那些從初始狀態(tài)到目標狀態(tài)只有少數(shù)通路的問題,一些幾何問題比較適合采用這一策略。

③爬山法。爬山法是類似于目的-手段分析法的一種解決問題的策略。它是采用一定的方法逐步降低初始狀態(tài)和目標狀態(tài)的距離,以達到問題解決的一種方法。這就像是登山者,為了登上山峰,需要從山腳一步步登上山峰一樣。

漢諾塔的名字由何而來為什么叫漢諾塔

漢諾塔:漢諾塔(又稱河內塔)問題是源于印度一個古老傳說的益智玩具。上帝創(chuàng)造世界的時候做了三根金剛石柱子,在一根柱子上從下往上安大小順序摞著64片黃金圓盤。

上帝命令婆羅門把圓盤從下面開始按大小順序重新擺放在另一根柱子上。并且規(guī)定,在小圓盤上不能放大圓盤,在三根柱子之間一次只能移動一個圓盤。

漢諾塔是誰發(fā)明的

愛德華·盧卡斯

漢諾塔:漢諾塔(又稱河內塔)問題是源于印度一個古老傳說的益智玩具。大梵天創(chuàng)造世界的時候做了三根金剛石柱子,在一根柱子上從下往上按照大小順序摞著64片黃金圓盤。大梵天命令婆羅門把圓盤從下面開始按大小順序重新擺放在另一根柱子上。并且規(guī)定,在小圓盤上不能放大圓盤,在三根柱子之間一次只能移動一個圓盤。

5層漢諾塔最少步驟

5層漢諾塔怎么走

圓盤:12345,柱子:ABC。

1→C,2→B,1→B,3→C,1→A,2→C,1→C,4→B;

1→B,2→A,1→A,3→B,1→C,2→B,1→B,5→C;

1→A,2→C,1→C,4→A,1→B,2→A,1→A,4→C;

1→C,2→B,1→B,3→C,1→A,2→C,1→C,完成!

漢諾塔

漢諾塔:漢諾塔(又稱河內塔)問題是源于印度一個古老傳說的益智玩具。大梵天創(chuàng)造世界的時候做了三根金剛石柱子,在一根柱子上從下往上按照大小順序摞著64片黃金圓盤。大梵天命令婆羅門把圓盤從下面開始按大小順序重新擺放在另一根柱子上。并且規(guī)定,在小圓盤上不能放大圓盤,在三根柱子之間一次只能移動一個圓盤。

河內塔步驟和方法

5層漢諾塔怎么走

圓盤:12345,柱子:ABC。

1→C,2→B,1→B,3→C,1→A,2→C,1→C,4→B;

1→B,2→A,1→A,3→B,1→C,2→B,1→B,5→C;

1→A,2→C,1→C,4→A,1→B,2→A,1→A,4→C;

1→C,2→B,1→B,3→C,1→A,2→C,1→C,完成!

漢諾塔

漢諾塔:漢諾塔(又稱河內塔)問題是源于印度一個古老傳說的益智玩具。大梵天創(chuàng)造世界的時候做了三根金剛石柱子,在一根柱子上從下往上按照大小順序摞著64片黃金圓盤。大梵天命令婆羅門把圓盤從下面開始按大小順序重新擺放在另一根柱子上。并且規(guī)定,在小圓盤上不能放大圓盤,在三根柱子之間一次只能移動一個圓盤。

河內塔5層怎么移

(1)將上面63個盤子從A座移到B座

(2)將最下面的盤子從A座移到C座

(3)將B座的63個盤子從B座移到C座

河內塔.問題來源于印度的一個古老傳說,大梵天創(chuàng)造世界的時候做了三根金剛石柱子,在一根柱子上從下往上按照大小順序摞著64片黃金圓盤。并且規(guī)定,在小圓盤上不能放大圓盤,在三根柱子之間一次只能移動一個圓盤。

返回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