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給各位分享hbase的一些知識,其中也會對HBASE列族設計原則進行解釋,文章篇幅可能偏長,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就馬上開始吧!
hive與hbase的十大區別與聯系
Hive和HBase是兩個ApacheHadoop生態系統中的核心組件。它們兩者之間有不同之處,但是在許多方面也是相關的。下面是十大區別與聯系:
1.存儲結構:Hive是一個基于關系型數據庫的數據倉庫工具,它使用類SQL查詢語言為云端數據提供分析服務,而HBase是一種分布式非關系型數據庫,使用NoSQL存儲模型,能夠處理實時數據。
2.數據類型:Hive像傳統的數據庫一樣支持SQL的基本數據類型,比如數字、字符串、日期等;而Hbase支持各種數據類型,包括二進制、文本數據、圖像數據等。
3.處理能力:Hive的查詢并不是實時的,而HBase可以支持實時查詢并處理流數據。如果需要快速處理數據,使用HBase更為合適。
4.數據存儲:Hive將數據存儲在HDFS上,而HBase利用分布式文件系統HDFS來存儲表和數據,同時利用Hadoop集群的計算能力來加速查詢和分析。
5.數據訪問:Hive適用于批量數據處理和離線分析,而HBase適用于實時數據處理和存儲。
6.可擴展性:Hive與Hbase都是可擴展的,可以在需要處理大量數據時自動進行水平擴展。
7.數據復制:Hive不支持數據復制,但是HBase支持數據復制,可以在多個節點之間實現數據的同步。
8.性能:Hive在查詢大量數據時的性能比HBase差,但是HBase支持實時查詢和處理數據,因此在一些場景下性能優于Hive。
9.數據模型:Hive使用類似傳統數據庫的表模型,而HBase使用NoSQL數據模型,可以存儲鍵值對等非結構化數據。
10.使用場景:Hive更適用于數據倉庫,大數據分析和批處理,而HBase更適合實時處理、日志分析,以及需要低延遲查詢的場景。
總之,Hive與HBase雖然具有明顯的不同,但是在應用中可以起到互補的作用,根據需要選用不同的工具。請問您需要我繼續完成什么任務或回答什么問題嗎?
hbase中scan和get哪個更快
get:
按照RowKey獲取唯一一條記錄。get的方法處理分兩種:設置了ClosestRowBefore和沒有設置ClosestRowBefore的RowLock。主要用來保證行的事務性,即每個get是以一個row來標記的。
scan:
按照指定的條件獲取一批記錄。
可以通過setCaching和setBatch方法提高速度;
可以通過setStartRow與setEndRow來限定范圍;
可以通過setFilter方法添加過濾器,這也是分頁、多條件查詢的基礎;
總之應該是scan快。
為什么es 返回數據這么快
、批量寫入,看每條數據量的大小,一般都是幾百到幾千。
2、多線程寫入,寫入線程數一般和機器數相當,可以配多種情況,在測試環境通過Kibana觀察性能曲線。
3、增加segments的刷新時間,通過上面的原理知道,segment作為一個最小的檢索單元,比如segment有50個,目的需要查10條數據,但需要從50個segment分別查詢10條,共500條記錄,再進行排序或者分數比較后,截取最前面的10條,丟棄490條。在我們的案例中將此"refresh_interval":"-1",程序批量寫入完成后進行手工刷新(調用相應的API即可)。
4、內存分配方面,很多文章已經提到,給系統50%的內存給Lucene做文件緩存,它任務很繁重,所以ES節點的內存需要比較多(比如每個節點能配置64G以上最好)。
5、磁盤方面配置SSD,機械盤做陣列RAID5RAID10雖然看上去很快,但是隨機IO還是SSD好。
6、使用自動生成的ID,在我們的案例中使用自定義的KEY,也就是與HBase的ROWKEY,是為了能根據rowkey刪除和更新數據,性能下降不是很明顯。
7、關于段合并,合并在后臺定期執行,比較大的segment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完成,為了減少對其他操作的影響(如檢索),elasticsearch進行閾值限制,默認是20MB/s,
HBase的Rowkey設計的3個原則
一、rowkey長度原則
rowkey是一個二進制碼流,可以為任意字符串,最大長度為64kb,實際應用中一般為10-100bytes,它以byte[]形式保存,一般設定成定長。
一般越短越好,不要超過16個字節,注意原因如下:
1、目前操作系統都是64位系統,內存8字節對齊,控制在16字節,8字節的整數倍利用了操作系統的最佳特性。
2、hbase將部分數據加載到內存當中,如果rowkey過長,內存的有效利用率就會下降。
二、rowkey散列原則
如果rowkey按照時間戳的方式遞增,不要將時間放在二進制碼的前面,建議將rowkey的高位字節采用散列字段處理,由程序隨即生成。低位放時間字段,這樣將提高數據均衡分布,各個regionServer負載均衡的幾率。
如果不進行散列處理,首字段直接使用時間信息,所有該時段的數據都將集中到一個regionServer當中,這樣當檢索數據時,負載會集中到個別regionServer上,造成熱點問題,會降低查詢效率。
三、rowkey唯一原則
必須在設計上保證其唯一性,rowkey是按照字典順序排序存儲的,因此,設計rowkey的時候,要充分利用這個排序的特點,將經常讀取的數據存儲到一塊,將最近可能會被訪問的數據放到一塊。但是這里的量不能太大,如果太大需要拆分到多個節點上去。
所以良好的rowkey設計,應當遵循三大原則,并且能讓數據分散,從而避免熱點問題。本節介紹幾種常用的rowkey設計方法,以供同學們學習。
rowkey和keyvalue的區別
含義不同。
key和value就是相當鍵/值的意思;我們都知道一個元素都可能有屬性,屬性也可能有屬性值。
比如<pid="demo">妹子</p>,p元素有個屬性為id,、id的值為demo,那么demo就是屬性值。所以key就是相當于id,value相當于demo。
OK,關于hbase和HBASE列族設計原則的內容到此結束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