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

openstack社區?openstack常用命令

這篇文章給大家聊聊關于openstack社區,以及openstack常用命令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如何用openstack搭建云平臺

閱讀本文不是很簡單,因為需要知道云計算是什么,什么是私有云,什么是openstack?我們知道openstack可以搭建公有云,私有云。這個顯的很神秘。其實本質都是一些操作,如同我們通過使用說明書,能夠學會使用一個軟件一樣。對于私有云在什么情況下使用可以查看私有云場景:為什么需要私有云?我們可以帶著下面問題來閱讀:1.部署openstack硬件該如何選擇?2.如果各個分公司都能夠使用私有云,該采用什么網絡模式比較好?3.能否總結出該如何搭建私有云?如何建設私有云?

在最開始部署我們的私有云服務時,我常常糾結的兩個問題是:需要新的硬件設備嗎?舊的硬件怎么辦?最后,得出的結論就是在OpenStackAPAC講的那句話:立足現有裝備,打贏未來戰爭。所以從現有階段來看,瞬聯在私有云硬件成本的投入幾乎為零。因為現有的硬件資源完全滿足項目需求,我為什么要購置昂貴的硬件設備呢?但并不意味著我們永遠不購置新的硬件設備,從一個長遠的發展來看,我們的策略是:隨著項目逐步遷移到云中,根據實際的需求購買更好的硬件設備,逐步淘汰耗電大,占空間的老舊設備。因為我們畢竟不像那些預算充裕的大公司,可以隨意購置新設備。所以我們的解決方案針對的是像我們一樣,花自己的錢,又想構建私有云的中小企業。

網絡規劃&高可用

好了,開始說點干貨吧。先上一張拓撲圖:我們選用的OpenStack網絡是傳統的VLAN方式,并沒有使用Quantum,這是因為在Essex版本時,Quantum還不是正式的模塊,所以到了Folsom版本,我們延續了原有的VLAN方式。VLAN方式很好的實現了各個項目之間的隔離,保證了安全性。為了能夠讓各個分公司都能夠使用私有云,我們先劃定了一條各個分公司都能夠訪問的VLAN作為提供公共服務的網段,再劃定一條VLAN作為虛擬機內部通訊的網絡。同時在相關交換機上預留VLANID800~850,50條VLAN與OpenStack內部VLAN相對應,同一VLAN下虛擬機之間通訊不受影響。通過這些手段,保證了無論我們的計算節點位于哪一層的機房,都可以進行通訊。在圖中,最左側為控制節點,其中OpenStack控制節點和網盤應用形成MySQL集群,用于實時備份數據,任意一臺出現問題之后,另外一臺可以快速作為對方的備份節點。下面的一臺是為了提供自動部署的服務器。中間靠上的兩臺服務器,分別提供鏡像和卷服務,利用GlusterFS形成冗余,并可互為災備節點。因為GlusterFS并不支持塊設備,所以這里用到的Cinder驅動為NFS。中間的服務器代表一個機房中的某幾臺服務器形成一個Zone,這個Zone專門為CL這個項目組提供虛擬機服務。中間靠下的服務器是SWIFT服務器,作為網盤的后臺。最右邊的服務器,代表OpenStack控制節點所在機房如何和另外一個機房的服務器連接。那么這幾臺服務器形成一個獨立的區域,為整個瞬聯內部提供服務。監控方案采用Nagios,對主機性能及關鍵進程形成監控,后期準備在已有的NagiosOpenStackPlugin基礎上增加一些關鍵指標的監控。

部署

我們當前采用的OpenStack版本為定制版Folsom,底層操作系統為Ubuntu12.0464bitServer版本。操作系統采用kickstart實現推送,本地緩存了所有DEB包,無須網絡安裝。IT人員只須設定好網絡地址,之后由Fabric腳本完成主機名、NTP、Puppet等基礎軟件的安裝。因為是我們定制的版本,所以市面上所有的部署方案基本都是不適用的,我們基于dodai-deploy,開發了可以部署我們自己軟件的版本,并且將所有的數據庫全部默認使用MySQL(默認的dodai-deploy只有nova是使用MySQL數據庫)。我們全新部署一臺計算節點的時間,從裸機到能夠使用大致為30分鐘之內。

定制化

還是先上一張圖:凡是有藍色的模塊是我們定制過的模塊和增加的模塊,主要集中在Keystone、Nova、以及Horizon三個模塊,在Cinder中增加了關于NFS驅動層的三個方法。Nova是我們最早開始改動的模塊,為了實現對于虛擬機申請的控制,我們增加了一張表用于存放用戶所有申請及狀態。之后增加Flowapi用于實現相應的請求。最后,增加了nova-flow服務用于通知用戶虛擬機過期和刪除過期的虛擬機。這樣配合Horizon的改動,就可以完成了對虛擬機申請流程的控制。

可供申請的虛擬機列表

用戶申請頁面,增加申請天數、區域等信息

在Keystone中,為了實現Zone和項目綁定的目的,我們增加了相關方法,并且增加了一個新的角色ProjectAdmin,用于在某一個項目中,完成用戶虛擬機申請的審批工作。因為OpenStack主要是針對公有云的開發,所以暫時沒有把這部分代碼提交到社區。

管理員可以設置Project允許生成虛擬機的區域

Cinder中,因為NFS驅動中,并沒有生成卷鏡像和從卷鏡像生成新鏡像的方法,所以這部分代碼,正準備提交到社區。

網盤應用

網盤應用基于OpenStackSwiftAPI開發的。提供在線文檔、圖片瀏覽、群組分享功能,現在支持的格式:DOC/XLS/PPT/PDF/PNG等多種常見的文檔和圖片格式。我們準備在近期將我們的版本開源,回饋社區。還是圖片最容易說明問題,繼續上圖:

用戶登陸后的頁面,私人空間

8.png(181.4KB,下載次數:0)

下載附件保存到相冊

2014-2-1815:33上傳

在線瀏覽功能

虛擬化桌面應用

虛擬化桌面包括VDIBroker以及Visual兩個部分,Broker主要負責處理RDP協議解析以及和Visual交互,而Visual則完全負責資源分配。VDI同時支持添加虛擬機和物理機,現階段暫時需要云管理員對所有可用服務器進行配置,在下一個階段將根據需求啟停虛擬機。如果用戶使用的是虛擬機,那么在用戶登陸后,自動掛載一塊用戶硬盤,用戶保存在此硬盤的所有資料,在下一次使用VDI服務時仍然存在。還是來看圖:

架構圖

標準的RDP客戶端連接

用戶選擇要使用的資源池,完成連接

結語

在半年的內部運行中,系統非常穩定,隨著新功能的不斷更新,內部的用戶也愿意使用云平臺服務。各個項目的負責人也積極的將項目的開發、測試環境放到云中運維,而這也直接幫助他們更好的控制項目進度,縮短準備周期。我們相信隨著我們不斷的努力,一定能讓企業私有云在我們的企業日常生活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對于上面的內容你是否對于私有云搭建,有了一定的認識作者:RaySun

openstack是用什么語言開發的

使用的是Python和C++。OpenStack是一個由NASA(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和Rackspace合作研發并發起的,以Apache許可證授權的自由軟件和開放源代碼項目。OpenStack是一個旨在為公共及私有云的建設與管理提供軟件的開源項目。它的社區擁有超過130家企業及1350位開發者,這些機構與個人都將OpenStack作為基礎設施即服務(簡稱IaaS)資源的通用前端。OpenStack項目的首要任務是簡化云的部署過程并為其帶來良好的可擴展性。

如何能更友好的在openstack平臺里部署windows實例

本文主要講述在windows系統中如何安裝openstack源代碼的依賴包,以便于在windows操作系統下進行源碼閱讀。

為了可以在windows下閱讀openstack源碼,首先我們需要在windows系統下安裝python2.7。安裝好后將python目錄配置到系統的環境變量中(我的電腦->屬性->高級->環境變量)。

可以在命令行輸入echo%PATH%觀察系統其值是否發生了變化。如果發生了變化可以繼續安裝pip。如果沒有包括python的路徑則需要注銷電腦,重新登陸或者重啟電腦。

為了完成pip的安裝,首先需要安裝setuptools,下載完成后解壓,然后使用命令行進入到解壓后的目錄,輸入pythonsetup.pyinstall進行安裝。

安裝完成后就可以下載pip進行安裝了,其安裝過程與setuptools一樣。

在pip安裝完成后,需要修改Path環境變量,將python目錄下的Scripts添加進環境變量。

然后參考上一段的做法激活環境變量后就可以使用pip方面地安裝擴展包了。在完成上面的操作后就可以安裝openstack源代碼中所需要的擴展包的。

其安裝命令主要是pipinstallrequirements.txt或者pipinstall-rtools/requirements。至于執行哪個命令要根據openstack組件的源代碼結構而定。

ovirt和openstack有什么區別

1.

二者目的不同:oVirt是面向KVM的,雖然由于其支持libvirt,理論上還支持xen和virtualbox,但是目前社區內默認其主要針對KVM,可以充分的利用KVM的特性;OpenStack是面向多種系統虛擬機,通過抽象虛擬資源和虛擬機來實現一整套數據中心方案。在對KVM的支持上,Openstack不如oVirt。

2.

二者具有互補性:OpenStack成立與2012年,很多功能參考了oVirt相關組件,因為二者的目的不同,二者具有很多互補性。

OpenStack為什么不能運維

1.OpenStack可以運維。2.但是OpenStack的運維比較復雜,需要專業的技能和經驗,而且需要對底層的網絡、存儲、虛擬化等技術有深入的了解,否則很容易出現問題。3.如果想要成功運維OpenStack,需要不斷學習和掌握相關技術,同時也需要借助社區和其他運維人員的經驗和資源。

關于openstack社區到此分享完畢,希望能幫助到您。

返回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